没有军功,又如何加官晋爵?

    整个探讨过程中,殷长嬴只字未发,甚至连表情都没变。

    没有人会忽视这位少年昭王的存在,因为他气势实在太盛,只是静静地坐着,便给人一种渊渟岳峙之感。

    但更多时候,靠近他的人,会有一种本能的恐惧。

    包括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姜仲,最近一两年看到殷长嬴时,心里都不自觉地发虚。

    因为姜仲搞不清楚,殷长嬴究竟在想什么。

    姜仲与宋太后的事情,天下皆知,沸沸扬扬,不见这位君王发怒;姜仲为了试探殷长嬴的态度,让殷长嬴称他为“仲父”,殷长嬴也很随意地喊了。

    不熟悉殷长嬴的人听到这两件事,自然会认为,昭王年少,被权臣所欺,不得不忍气吞声。

    否则,光凭这两件事,都足以让姜仲死一万次了。

    但问题是,姜仲丝毫没觉得,殷长嬴能与“年少气盛”“懦弱隐忍”之类的词沾边。

    姜仲知道,朝中有许多公卿、重臣已经开始向殷长嬴示好,毕竟殷长嬴才是昭王,再过三四年又要亲政,此时不站队,更待何时?

    也就是说,这群人默认昭国几年后,君王与相邦会有一场权力之争,并更看好殷长嬴,而非姜仲。

    更别说几位将军受先王大恩,本就一心支持正统,这几年对姜仲也越发看不惯,认为他凭借与宋太后的私情,从而操纵国政。

    可对这些示好,殷长嬴的态度同样冷淡。

    这让许多人都摸不清,昭王到底是什么态度?他难道对夺回权力没有很强的迫切吗?假如有,他为什么不接这些示好?可如果没有……这不符合常理啊!任是哪个亲眼见过殷长嬴的人,也不认为他会怕姜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