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权力的角逐基本上就在皇权和文官集团之间了。
嘉靖末年,严世蕃斩首、严嵩贬为庶民,严党覆灭,徐阶晋升新的内阁首辅。
这一政治斗争不仅仅是文官集团内部的权力更迭,更重要的是,徐阶改变了皇权和文官集团之间的权力分配。
从徐阶以后,皇权对文官集团逐步失去控制。
经过徐阶和高拱的经营,文官集团对皇权的影响进一步加深。
到万历元年,1572年,年仅十岁的朱翊钧登基,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完美地统一了以明神宗、李太后为代表的皇权和以冯保为代表的太监集团,明朝自此迎来所谓的“万历中兴”,号称延续了明王朝七十年。
但是这种“三权分立”、而且皇权不占主导的局势是十分危险的。
张居正被清算以后,万历皇帝进一步下放了自己的权力给文官集团,这才有了万历后期的党争。
国家局面从此直转急下。
明熹宗为了抗衡文官集团而转向太监集团,魏忠贤领头,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政治势力。
在原本的历史中,到了明思宗为了抗衡魏忠贤又依靠文官集团。
尽管明思宗想坐收渔翁之利、重新巩固皇权,但是毫无疑问并不成功,崇祯皇帝再怎么集权也没能够控制文官集团。
这种三权分立的状况,且不论是否合理,但绝对不是朱元璋的初衷。
朱元璋借助胡惟庸案彻底废除了自古以来的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这一举动实际上是把文官集团的权力收归皇帝所有,极大地巩固了皇权。对于太监,朱元璋更是不信任。
嘉靖末年,严世蕃斩首、严嵩贬为庶民,严党覆灭,徐阶晋升新的内阁首辅。
这一政治斗争不仅仅是文官集团内部的权力更迭,更重要的是,徐阶改变了皇权和文官集团之间的权力分配。
从徐阶以后,皇权对文官集团逐步失去控制。
经过徐阶和高拱的经营,文官集团对皇权的影响进一步加深。
到万历元年,1572年,年仅十岁的朱翊钧登基,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完美地统一了以明神宗、李太后为代表的皇权和以冯保为代表的太监集团,明朝自此迎来所谓的“万历中兴”,号称延续了明王朝七十年。
但是这种“三权分立”、而且皇权不占主导的局势是十分危险的。
张居正被清算以后,万历皇帝进一步下放了自己的权力给文官集团,这才有了万历后期的党争。
国家局面从此直转急下。
明熹宗为了抗衡文官集团而转向太监集团,魏忠贤领头,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政治势力。
在原本的历史中,到了明思宗为了抗衡魏忠贤又依靠文官集团。
尽管明思宗想坐收渔翁之利、重新巩固皇权,但是毫无疑问并不成功,崇祯皇帝再怎么集权也没能够控制文官集团。
这种三权分立的状况,且不论是否合理,但绝对不是朱元璋的初衷。
朱元璋借助胡惟庸案彻底废除了自古以来的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这一举动实际上是把文官集团的权力收归皇帝所有,极大地巩固了皇权。对于太监,朱元璋更是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