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宝不清楚王体乾为什么忽然强硬起来了?不像王体乾一贯的做派啊。

    “叔父,你就直说吧。我脑子笨,不喜欢猜谜语,而且咱们爷俩,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明着说,叔父的意思,我绝不会违拗。”韦宝淡然笑道。

    王体乾点头道“你的好机会来了!你辞官这步棋,走的非常妙!”

    韦宝心里的石头放下了一半,听王体乾这么说,便知道只见猜测对了,王体乾恐怕真的想与魏忠贤分庭抗礼了。

    明朝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一定绕不开一个“党争”。

    明中后期的党争毫无疑问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方面都有极大损害。

    纵观明朝二百余年出现的各类党派,都可以划分为两种以司礼监掌印太监为代表的太监集团,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和以大学士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如严党、东林党等。

    明宣宗起,皇帝把皇权逐渐下放,分别着落在太监集团和文官集团的手中,从此以后历代皇帝都需要平衡两个权力集团,否则就会有隐患。

    例如明英宗倚重大太监王振致土木堡兵败,八年后联合了太监集团(曹吉祥)、文官集团(徐有贞)和军队(石亨)才成功复辟。

    在嘉靖之前,无论局面如何变化,以皇帝为代表的皇权都处在主导位置,即皇帝可以自己选择权力下放给太监集团还是文官集团。

    这种情况下皇权不受致命威胁。

    然而,局势在明世宗嘉靖皇帝在位的四十五年间变化了。

    明世宗对太监没有好感,所以不仅不倚重太监,还下狠手整治。

    因此整个嘉靖年间,并没有出现像王振、刘瑾、冯保这样赫赫有名、大权在握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