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都有些无处下脚。

    宋河不禁叹息,i级项目带头人的待遇最低,得尽快升级,换个宽敞的实验室。

    手机叫了份早餐外卖,宋河迫不及待开工!

    第一步,养殖藻类!

    若羌基地的各大生物实验室,存了80种藻类样本,宋河统统要了。

    想从三万种地球藻类里细细筛选,单枪匹马得筛一辈子,因此他决定靠缘分,从若羌基地已有的藻类样本里筛,80种样本涵盖了全部的11个藻门,如果这都找不出合适的藻,只能说天亡我也。

    宋河快速拆箱,将一只只巨型培养瓶拿出。

    培养瓶里都装了三分之一的液体,暂时看上去像清水,其实里面都有一丁点藻,等繁殖多了便能呈现一片碧绿或潮红。

    “嗯?怎么多了二十瓶?”宋河错愕。

    他要了八十种藻,但此刻试验台上摆了足足一百只培养瓶!

    其中前80只培养瓶,上面贴了标签,标注单一藻类的名称。但最后拆出的20只培养瓶,水质浑浊,没有标签。

    宋河目光一动,看到旁边一只箱子里露出一张A4纸,连忙过去拾起。

    【不知道你要这么多藻做什么,但必有你的道理。我开初教六飞到一百四十公里外的河边舀了些河水上来,水里有各种各样的野生藻,如果你需要,可以自己分离出来】

    字体娟秀的手写信,明显是个妹子,但没留下姓名。

    宋河一阵感动,按照若羌基地的保密条例,自己无法得知对方的身份,对方也不知道谁是要的藻,素昧平生,她居然愿意开飞机一百多公里去舀些水回来,而且看培养瓶里的水量,很可能飞了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