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相国惠施向魏惠王上书,请求魏惠王和齐威王结盟。
惠施说道:“大王,我们要想对付秦国,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后方。现在,我国的主力军队五万魏武卒由公子昂率领,驻扎在河西。三万魏武卒在魏国和齐国边境,还有两万部队作为机动预备队驻扎在大梁。其余边境都是二线军队。我们没有力量支撑两线作战,要想在西线对秦国作战取得优势,就必须抽调东线的部队,所以一定要先和齐国结为盟国才行。”
魏惠王点点头,深以为然,说道:“相国说的有道理,但是怎么样才能让齐国同意结盟呢?”
惠施抖了抖衣袖,又说道:“前年太子殿下大婚,齐威王派大夫淳于髡前来祝贺,但是我记得齐国对您的称呼是魏王。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齐王本来是公爵,王号并不被诸侯所认可,不如我们派人去齐国,正式承认齐国的王号,大王以为如何?”
此时魏国大将魏错上前说道:“大王,想我魏国先祖乃是出自姬姓,当然有资格称王。那齐国却是田氏,有什么资格可以称王号。”
惠施道:“此一时彼一时也,田氏代齐也已经获得周王加封公爵。我们尊齐国王号也是要获得齐国的支持,只有魏国和齐国边境稳定了,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兵力来对付秦国。”
将军龙贾这时候问道:“如果我们承认齐国称王,那就和我们大王平级了,可以有两个大王吗?”
惠施说道:“即使我们不承认齐国称王,齐国就不称王了吗?齐国既然愿意称王,我们就遂了他的愿望。至于最后谁说了算,那就要看谁的实力强大了。等我们打败了秦国,最后还不是我们魏国第一。”
这个时候张仪站了起来,他先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环视一下众人,又走上前对着魏惠王说道:“大王,臣有一言,望大王和众位大臣商议一下。”
魏惠王说道:“你但说无妨。”
张仪这才正色说道:“微臣自鬼谷子门下归来,所学皆是纵横之术,但近些日子和太子殿下畅谈多次,听闻太子殿下一言极为深邃,大为折服,令人惊醒,乃我魏国当下应当施行的安邦定国之策。”
众人一听,顿时神色凛然一惊,就连魏惠王也饶有兴趣的望着张仪。
张仪这才笑着说:“太子殿下之言乃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看众人不解。张仪继续解释到:“我们魏国前些年扩张过猛,深为诸侯所忌惮。我们讨伐赵国,齐国要来救;我们攻打韩国,齐国也来救。看我们稳定下来要发展,秦国就发动了河西之战。总之一句话,诸侯不希望面对一个强大而扩张的魏国。”
将军龙贾问道:“难道他们不愿意,我们就不打了吗?”
惠施说道:“大王,我们要想对付秦国,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后方。现在,我国的主力军队五万魏武卒由公子昂率领,驻扎在河西。三万魏武卒在魏国和齐国边境,还有两万部队作为机动预备队驻扎在大梁。其余边境都是二线军队。我们没有力量支撑两线作战,要想在西线对秦国作战取得优势,就必须抽调东线的部队,所以一定要先和齐国结为盟国才行。”
魏惠王点点头,深以为然,说道:“相国说的有道理,但是怎么样才能让齐国同意结盟呢?”
惠施抖了抖衣袖,又说道:“前年太子殿下大婚,齐威王派大夫淳于髡前来祝贺,但是我记得齐国对您的称呼是魏王。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齐王本来是公爵,王号并不被诸侯所认可,不如我们派人去齐国,正式承认齐国的王号,大王以为如何?”
此时魏国大将魏错上前说道:“大王,想我魏国先祖乃是出自姬姓,当然有资格称王。那齐国却是田氏,有什么资格可以称王号。”
惠施道:“此一时彼一时也,田氏代齐也已经获得周王加封公爵。我们尊齐国王号也是要获得齐国的支持,只有魏国和齐国边境稳定了,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兵力来对付秦国。”
将军龙贾这时候问道:“如果我们承认齐国称王,那就和我们大王平级了,可以有两个大王吗?”
惠施说道:“即使我们不承认齐国称王,齐国就不称王了吗?齐国既然愿意称王,我们就遂了他的愿望。至于最后谁说了算,那就要看谁的实力强大了。等我们打败了秦国,最后还不是我们魏国第一。”
这个时候张仪站了起来,他先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环视一下众人,又走上前对着魏惠王说道:“大王,臣有一言,望大王和众位大臣商议一下。”
魏惠王说道:“你但说无妨。”
张仪这才正色说道:“微臣自鬼谷子门下归来,所学皆是纵横之术,但近些日子和太子殿下畅谈多次,听闻太子殿下一言极为深邃,大为折服,令人惊醒,乃我魏国当下应当施行的安邦定国之策。”
众人一听,顿时神色凛然一惊,就连魏惠王也饶有兴趣的望着张仪。
张仪这才笑着说:“太子殿下之言乃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看众人不解。张仪继续解释到:“我们魏国前些年扩张过猛,深为诸侯所忌惮。我们讨伐赵国,齐国要来救;我们攻打韩国,齐国也来救。看我们稳定下来要发展,秦国就发动了河西之战。总之一句话,诸侯不希望面对一个强大而扩张的魏国。”
将军龙贾问道:“难道他们不愿意,我们就不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