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年,初冬。

    军队回来的时候,罗曼在忙着扩大矿脉的生产,原本的生产规模渐渐跟不上需求了。

    开采效率倒是很可观。可加工效率不行。

    就当前时代来说,这些加工岗位都属于技术工种,小作坊式的生产很稳定,可一旦扩大规模,就要面临技工不足的困境。因为培养人才是个漫长的过程,罗曼总不能把所有的使徒都砸进去。

    现在煤铁镇的生产方向主要是钢铁农具,罗曼不仅要对外出售,内部的使用量也极大。

    开垦荒地本来就是一项极损耗农具的任务。

    光是今年,因开垦而死的人形农具就有将近百个。有发病而死的、有溺水而死的、有被野兽叼走的、有到了使用年限的,各种意外不一而足。

    至于饿死的、冻死的,那倒一个都没有。

    当然,另一种农具的损耗率就更高了。

    罗曼今年给他们发了十几万件各式农具,最常见的就是锤子和镰刀、斧头、锄头、铁锹等,不常见的就是钢楔子、十字镐、钐刀等。

    十来种工具加起来能满足开荒过程中的所有需求,

    这个农夫有锤子和镰刀,那个农夫有斧头和铁锹,彼此交换使用,培养合作氛围和协作意识……这是无奈之举。

    因为人手一整套农具是不可能的,成本太高了,而且产能有限。

    煤铁镇一年爆七八十万件农具就是极限了——平均每个铁匠每天就要生产一件农具。

    听着很少,但他们还要负责军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