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砲师就伤亡了二十一名工匠。

    之所以伤亡更多,是因为赵军开始在夜间对高台实施压制。

    甚至他们还学会了使用麻衣火球弹……

    这也是沈兵对发明采取保守态度的原因之一。

    这些发明大多没有科技含量,只是创意问题,看一眼基本就能学会。

    于是今天秦军用新发明对付敌人,明天敌人就会反过来用它对付秦军。

    此时砲师就是吃了这样的苦头。

    他们正在夜间偷偷搭建高台,突然就有数十枚火球破空而至把附近照得雪亮。

    沈兵暗道不好马上就让仞发出命令将砲师撤回。

    然而还是太迟了,一片石弹过后又有几人负伤。

    这样往往复复,高台没能建起几座人员倒是伤亡不少。

    仅砲师工匠就折损了二十一人。

    要知道砲师全部才百余人,两天伤亡三十六人,这样下去只怕没几天要轮到沈兵了。

    为伤亡头疼的其实不只是沈兵,王翦和杨端和也是如此。

    是时杨端和正在向王翦汇报战况,他有些无奈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