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莲吃痛,却不敢出声,极力忍着,正准备退下打探。翠薇瞧着心里微微有些得意,见她要走,悄悄伸腿一绊,翠莲嘴里“呀哟”一声直接扑了狗啃泥。

    “呀哟,翠莲妹妹,你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走路也不好生看着路。”说完,瞥了一眼李夏,狐媚笑道“李大哥,我这手上还端着东西呢,能不能麻烦你过来帮忙扶一下。”

    李夏蹙着眉头,见人还在地上,可见摔的厉害,想着伸把手的事,点了下头,上前将人扶了起来。

    “呀哟喂,翠莲妹妹你的裙子上都染血了,不会将腿摔瘸了吧。”翠薇大惊小叫道。

    翠莲颇于她的压力,不敢吱声,只能配合她,哀声呻吟着痛。

    李夏瞄了一眼,还真是,那膝盖处的青色长上裙染上的鲜血格外扎眼。

    “李大哥你好人做到底,不如替我将翠莲妹妹背回芊禧居,反正这时候没人,这里我替你先守着,绝不让外人闯进去。”翠薇媚眼一抛,娇滴滴的说道。

    李夏一个大龄青年,那受得了这个,一怔之下,瞧着翠莲也眼巴巴的瞧着他。左右瞄了一圈,见四下无人,头一发昏,便将同意了。

    翠薇瞧着人一走远,急忙躲在门口偷听。

    “叔伯,侄子不赞同你刚刚的那一番话,休妻更是不可能的事。孔子曾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得便是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样。至于皇位,相信皇上吉人天相,必能洪福齐天。立储之事,咱们萧家绝不能参合。”萧启明义正言辞的说道。

    萧侍郎连叹几口气,摇头道“大丈夫做事得懂时势,得懂朝风往哪儿吹,随大流才会在朝堂上有立足之地。如今朝堂上谁不是墙头草,看杨家脸色行事,杨皇后与孙淑妃向来不合,你又娶了淑妃的胞妹,将来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你若如此顽固不灵,我看这段时候你还是抱病在家歇着吧。至于休妻一事,我会与你母亲商议。”

    “只怕现在称病已经晚了,太后那边已经派侄儿盯紧。”案桌下,萧启明的双手紧着,严肃着脸说了句。

    萧侍郎瞪大双眼,气不打一处来,“这么大的事,为何不与我商量就擅自做主,你想投效太后,也得分析分析利弊,莫非你也想等太后称帝听政不成?”

    “叔伯此话慎言!皇上若是想立大皇子为储君,何必等到现在?你可曾想过,若是皇子不至一位呢?你此时投靠杨家,万一杨家失利,到时候岂不是一场笑话?!”

    萧侍郎惊恐的脸都变了形,举着地食指颤抖指着他,道“你再说一遍?!什么叫皇子不至一位?你可是听到什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