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亮抹了抹汗,作为沐宇航天的总工程师,他很了解自家的产品,虽然对重明鸟1号发动机和应龙重型运载火箭都充满了信心,但是火箭发射这种事情,变数实在太多,谁也不敢拍着胸脯说100成功。

    话说太空x的猎鹰可是连续炸了3次才试射成功的。

    纵观世界上各个强大的国家队,谁还没炸过大烟花不是!

    而且这一次华总安排他来应对媒体,实在是有点为难自己。

    他老陈技术没二话,干活不带怕,但是面对新闻媒体的长枪短炮,那确实有点发尿(sui,第一声)。

    倒是临来之前,华总却十分自信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尽管放心,随便发挥。

    那怎么办呢,老板说随便发挥,咱也得努力发挥啊。

    于是陈亮便只好调整了心跳,面带着笑容,放缓了语调继续介绍。

    “起飞36秒之后,两侧的助推器会开始减少动力,这是为火箭经历最大空气动力荷载做好充足准备。一旦挺过这个阶段,两侧的助推器会再次回到最大动力……”

    “大约再过1分钟之后,两侧助推器又会减少推力,这次是为了减少火箭的结构受力。在这一阶段,因为大量的推进剂已经被消耗,火箭的重量也随之下降……”

    “应龙起飞大约2分半钟的时候,两侧的助推器将完全关闭,中心火箭的液压分离装置启动,解锁两侧推进器,并将它们分别推开。”

    “两侧推进器的头部先与芯级火箭分离,然后是根部,这样它们就会很自然地从中间向两侧转出,进入回收环节。”

    “陈总工,沐宇航天对本次应龙火箭的回收任务有信心吗?”主持人又问道。

    “肯定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