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丽妃被打入冷宫后,那座冷宫便成了她的囚牢,潮湿阴暗,弥漫着腐朽的气息。墙角的青苔肆意蔓延,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里的凄凉。丽妃蜷缩在破旧的床榻上,身上的粗布衣衫与曾经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她的眼神中满是怨毒,死死盯着头顶那狭小的天窗,每日都在心中默念着对欧阳灵的诅咒,复仇的火焰在她心中熊熊燃烧。

    朝堂之上,大将军赵安国和礼部侍郎赵安邦接连几日上表,言辞中满是焦急与愤怒。这日早朝,赵安国率先出列,他身着一身威风凛凛的黑色蟒纹朝服,蟒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腰间的玉带彰显着他的地位,他双手捧着奏折,高高举过头顶,声如洪钟:“陛下,臣女入宫多年,向来恪守本分,对陛下更是忠心耿耿。如今无端被打入冷宫,臣实在难以接受。恳请陛下念在臣女并无大错,且臣一家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的份上,彻查此事,还臣女一个公道。若臣女在冷宫受苦,臣又恳请陛下。”

    赵安邦也紧随其后,他身着一袭藏青色的朝服,上面绣着精致的仙鹤图案,头戴一顶乌纱帽,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臣妹温柔善良,断不会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如今她深陷冷宫,臣忧心忡忡。望陛下开恩,让臣妹能脱离苦海,重回后宫。”

    皇帝坐在龙椅上,龙袍上的金龙在晨光下闪烁着威严的光芒,他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纠结。他深知丽妃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可赵安国手握重兵,是边疆的定海神针,赵安邦在礼部也根基深厚,处理不好此事,朝堂恐生动荡。皇帝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两位卿家,朕已查明丽妃之事,她确实犯下过错。但朕念在她初犯,且卿家为朝廷立下大功,会再斟酌此事。”

    退朝后,皇帝回到御书房,坐在那雕花楠木书桌前,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御花园,心中却如乱麻。他既不想违背自己的原则,又不想得罪这两位朝中重臣。这时,太监总管李德全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微微躬身,轻声说道:“陛下,依老奴看,丽妃之事还是得慎重考虑。大将军和侍郎在朝中威望颇高,若处理不当,恐生变故。”

    皇帝长叹一声,无奈地说:“朕又何尝不知?但丽妃陷害嫔妃,此等恶行,朕若轻易饶恕,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李德全又向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说:“陛下,不如先将丽妃放出冷宫,加以安抚,赏赐些厚礼。待日后寻个合适的时机,再做处置。”

    皇帝思索良久,最终缓缓点了点头,沉重地说:“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一道圣旨便传进了冷宫。丽妃接到旨意时,正坐在那冰冷的床沿上,头发凌乱,眼神呆滞。听到太监宣读圣旨,她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她缓缓站起身,看着那道圣旨,仿佛看到了复仇的希望。

    被放出冷宫的丽妃,立刻回到了自己曾经的宫殿。宫女们早已得到消息,忙得不可开交。她们将宫殿重新打扫布置,换上了崭新的绫罗绸缎和名贵摆件。丽妃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子中憔悴的自己,眼神中满是厌恶。她对贴身宫女翠儿说道:“去,把本宫最华丽的宫装拿来,本宫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本宫回来了。”

    翠儿连忙应道:“是,娘娘。”不一会儿,翠儿便捧来一件艳红色的宫装,上面绣满了金线牡丹,每一朵牡丹都绣得栩栩如生,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裙摆层层叠叠,宛如一片盛开的牡丹花海。领口和袖口处,镶嵌着珍贵的红宝石和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丽妃穿上宫装,让翠儿为她梳妆打扮。她戴上了一顶赤金点翠凤冠,凤冠上的红宝石鲜艳夺目,如同燃烧的火焰,每一颗都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光芒。随着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凤冠上的装饰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宣告着她的回归。

    打扮完毕后,丽妃站起身来,在镜子前缓缓转了一圈,看着自己华丽的装扮,满意地笑了。她低声自语道:“欧阳灵,你以为把本宫打入冷宫,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你错了,本宫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皇帝派来赏赐礼物的太监也到了。为首的太监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丽妃虽犯下过错,但朕念其初犯,且其父兄为朝廷立下大功,特赦其罪,放出冷宫。今赏赐黄金百两,珠宝十箱,绫罗绸缎百匹,望其日后谨言慎行,恪守本分。钦此!”

    丽妃连忙跪地谢恩:“臣妾谢主隆恩,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太监走后,丽妃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礼物,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她对翠儿说道:“这些都是本宫应得的。等着吧,欧阳灵,本宫的复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