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银行的行程,亨利又跑了一趟照相馆。这个在二十一世纪的20年代,几乎要从街头巷尾消失的店铺类型,在二十世纪的90年代还是蛮普遍的。

    特别是洛杉矶,怀抱着好莱坞这个电影之都的城市。每一处照相馆的店头,都有拿得出手的美照、艺术照。

    可能是一位特别精致的美人,也可能是堪比杂志男模的性格男性。部分照相馆甚至在店头摆放着现役明星,或是老牌明星年轻时的照片。

    所有人都想用这样的美照,吸引来到这个电影之都的男女。

    来的是观光客,那么就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一笔最美好的回忆吧。

    要是来的是逐梦的青年男女,那就更不用说,想要在试镜中脱颖而出,第一印象的眼缘至关重要。

    没有先给出一份美照,就连爬红沙发的资格都没有。这光鲜亮丽的世界背后,就是如此的现实与肮脏。

    对亨利而言,美照什么的尚在其次,但他确实需要给自己弄个证件照。

    之前在阿拉斯加让老汤姆拍的那玩意儿,打光极差,把自己拍的像是刚从地狱爬出来,一副人憎鬼厌的模样。

    背后再弄着身高线,身前拿个名牌,就可以当进监前或通缉用的照片了。

    看着那副尊容,亨利就连要底片的想法都没有。这是驾照和护照上的照片都盖有钢印,否则肯定第一时间换照片了。

    不过来到洛杉矶,想在演员工会注册,或混经纪公司,最基本的证件照还是需要的。再不然应征其他工作,也一样需要大头照。所以他需要给自己拍照。

    这可不是二三十年后的世界,拿着手机,找面白色的墙壁为背景,咔咔一顿拍,然后转存进计算机,P个图,再彩印输出就能了事。

    90年代,数位相机还停留在实验室。且因为电子元件体积的问题,跟传统相机根本没有可比性。画质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时代的主流还是使用底片的传统相机,而且大部分人都不具备冲洗相片的技术,得拿到照相馆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