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崔钧指天路,孔明入许都(2/6)
“受得,受得!如今天下,无论黄童、白叟、牧子、樵夫谁人不知玄德公仁德之名。”
“哎呀,愧煞我也。”
几番寒暄,人尽欢喜,主人也出来了,乃诸葛亮三弟诸葛均,便相邀几人房中就坐。
刘备谢过诸葛均,问及兄长诸葛亮,诸葛均说道:“兄长有事外出,已多日未归。”
问及何事,诸葛均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刘备心中沮丧无比,但当着外人,并未将心中沮丧表露出半点。
他又朝崔州平拱手一礼:“久闻崔公大名,当年助袁讨董,公为西河太守,乃一方诸侯,今为何避世于此?”
崔州平抚髯叹气:“今汉室气数已尽,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也。我又何必徒费工夫!”
刘备虽敬崔钧,但听闻此话却非常不快,当即义正辞严的反驳道:
“当年董卓作乱,公尚能与诸君共举义旗,今有识之士更当携手同心,安能因一时之势而轻言放弃?汉室虽衰,犹有忠臣义士在侧,若人人皆言气数已尽,置祖宗基业、天下苍生于何地?先生此言,恕刘备不敢苟同。”
崔州平不急不怒,轻轻一笑:“刘皇叔有此担当,令人佩服!然桓灵帝之末,买官卖官之风盛行,朝堂腐朽不堪,皇帝尚不知珍惜祖宗基业,为了享乐,几称金银便将手中权力卖与那等贪婪无德之人。使得忠良之士难有晋升之路,奸佞之徒却充斥朝堂之间。如此,天下焉能不乱?要我说,汉室之根基已然被蛀蚀殆尽,单凭一人之力万不能修复如初!”
原来,在崔州平的眼中,最恨之事便是卖官鬻爵之事。
其父崔烈就曾因买官被人所瞧不起,问其办法,其揶揄其父“论者嫌其铜臭”,说白了就是你活该。
崔烈大怒,举杖责之,他则落荒而逃。
崔烈大骂其不孝,崔钧却边跑边喊:“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哎呀,愧煞我也。”
几番寒暄,人尽欢喜,主人也出来了,乃诸葛亮三弟诸葛均,便相邀几人房中就坐。
刘备谢过诸葛均,问及兄长诸葛亮,诸葛均说道:“兄长有事外出,已多日未归。”
问及何事,诸葛均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刘备心中沮丧无比,但当着外人,并未将心中沮丧表露出半点。
他又朝崔州平拱手一礼:“久闻崔公大名,当年助袁讨董,公为西河太守,乃一方诸侯,今为何避世于此?”
崔州平抚髯叹气:“今汉室气数已尽,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也。我又何必徒费工夫!”
刘备虽敬崔钧,但听闻此话却非常不快,当即义正辞严的反驳道:
“当年董卓作乱,公尚能与诸君共举义旗,今有识之士更当携手同心,安能因一时之势而轻言放弃?汉室虽衰,犹有忠臣义士在侧,若人人皆言气数已尽,置祖宗基业、天下苍生于何地?先生此言,恕刘备不敢苟同。”
崔州平不急不怒,轻轻一笑:“刘皇叔有此担当,令人佩服!然桓灵帝之末,买官卖官之风盛行,朝堂腐朽不堪,皇帝尚不知珍惜祖宗基业,为了享乐,几称金银便将手中权力卖与那等贪婪无德之人。使得忠良之士难有晋升之路,奸佞之徒却充斥朝堂之间。如此,天下焉能不乱?要我说,汉室之根基已然被蛀蚀殆尽,单凭一人之力万不能修复如初!”
原来,在崔州平的眼中,最恨之事便是卖官鬻爵之事。
其父崔烈就曾因买官被人所瞧不起,问其办法,其揶揄其父“论者嫌其铜臭”,说白了就是你活该。
崔烈大怒,举杖责之,他则落荒而逃。
崔烈大骂其不孝,崔钧却边跑边喊:“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