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捡漏(1/6)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的时候,丰昌村的集会上已经是人潮拥挤,相当热闹。
每月农历逢“七”的时候,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过来赶集,趁着这个时候买卖一些自产的农产品或者家里下的狗崽等等。
这也算是这儿一带的老传统了,从几十年前开始就是这样。要赶去城市里面的话路太远,一些老爷爷老太太的手脚不方便,还是在家附近的最好。
此刻,街道两边都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贩,高声吆喝着。
搭配着许多家禽动物的鸣叫声,很有古早的乡土集市的味道。
此时,一个梳着大背头,穿着一身老旧黑色夹克衫的中年男人神色自然地穿梭在拥挤人群之间,时而在这边捡捡看看,那边闲聊两句唠唠家常,哄得一些老头老太太笑逐颜开。
此时他就站在一个三轮车载着的笼子前面,从里面挑出一只狗崽出来在手上捏着看看。
“唉哟,这狗崽不错,黄狗白脸不乱叫不咬人不夹尾,一看就是合格的看家狗。”
“可不是嘛。”摊主嘿嘿笑着,“我家那老狗养了快十年了,乖得很,而且一点毛病都没有……”
“哎,我看你面生,不像是这附近的人吧?怎么称呼?”
中年男人呵呵应和着:“对,我姓吕。就是来这儿附近走亲戚的,正好路过来看看,没准能捡到什么好东西。”
“哎,这乡下能有什么好东西。年轻人都离开这儿不想回来了,就咱们这上了年纪的人咯。”摊主摆摆手,指了指不远处的摊子,“不过你要找新鲜的蔬菜倒是不少。”
“保证原生态自然!买点回去做菜味道可好了,你可以带点回去……”
“哦?那我一定要看看……”吕先生眼神里闪过一丝失望,旋即又是笑笑。
转身随意地走过路边的这些菜摊。
每月农历逢“七”的时候,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过来赶集,趁着这个时候买卖一些自产的农产品或者家里下的狗崽等等。
这也算是这儿一带的老传统了,从几十年前开始就是这样。要赶去城市里面的话路太远,一些老爷爷老太太的手脚不方便,还是在家附近的最好。
此刻,街道两边都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贩,高声吆喝着。
搭配着许多家禽动物的鸣叫声,很有古早的乡土集市的味道。
此时,一个梳着大背头,穿着一身老旧黑色夹克衫的中年男人神色自然地穿梭在拥挤人群之间,时而在这边捡捡看看,那边闲聊两句唠唠家常,哄得一些老头老太太笑逐颜开。
此时他就站在一个三轮车载着的笼子前面,从里面挑出一只狗崽出来在手上捏着看看。
“唉哟,这狗崽不错,黄狗白脸不乱叫不咬人不夹尾,一看就是合格的看家狗。”
“可不是嘛。”摊主嘿嘿笑着,“我家那老狗养了快十年了,乖得很,而且一点毛病都没有……”
“哎,我看你面生,不像是这附近的人吧?怎么称呼?”
中年男人呵呵应和着:“对,我姓吕。就是来这儿附近走亲戚的,正好路过来看看,没准能捡到什么好东西。”
“哎,这乡下能有什么好东西。年轻人都离开这儿不想回来了,就咱们这上了年纪的人咯。”摊主摆摆手,指了指不远处的摊子,“不过你要找新鲜的蔬菜倒是不少。”
“保证原生态自然!买点回去做菜味道可好了,你可以带点回去……”
“哦?那我一定要看看……”吕先生眼神里闪过一丝失望,旋即又是笑笑。
转身随意地走过路边的这些菜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