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一朝,自四年始,连年荒旱。

    昭武五年,长安及三十郡国八月大水,九月地动,进而大疫。

    十室九空,亡饿盈野。

    一人染疫,传及阖家,两月丧亡,至今转炽,长安遍地皆然,而城中尤甚。

    死者枕藉,初犹棺敛,继买薄卷,后则阖门皆死,以致棺蒿充途,哀号满路。

    至不能殓,填弃沟壑。

    至年关,时疫甚剧。

    昭武六年,大旱,五谷种不入土,大饥,瘟疫又起。(据《汉书》、《后汉书》记载,两汉仅中原地区就爆发瘟疫二十次。自公元前二零二年刘邦灭项羽统一中国起,至汉献帝二二零年曹丕代汉,汉朝共历四百二十二年,平均每二十二年中原便爆发一次瘟疫,频率之高,可见一斑。)

    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

    初易子而食,后食榆皮草根,又发鼠疫。

    人烟断绝,但闻蝇声,千里萧条。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植在《说疫气》中以此记录了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因疠气导致的大疫)

    居民阖室俱毙,流移载道,乱尸横野,赤地千里。

    天子及各郡国封神祭坛,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出自《汉书·平帝纪》,即对染疫病者,空出房舍,建立隔离场所,为其医治)

    长安城内有存活者,皆焚烧苍术艾草,一时间烟气四起,萧萧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