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祯微笑着看了众人一眼,才开口说道:“皇上大病初愈,不宜太过劳累,仅召见两拔大臣,第二拔,都察院明安、顺天府王懿、太仆寺李华之、通政使司周道新......。”
胤祯领着两拔官员进了畅春园,外面一众王公勋贵、上书房大臣、部院大臣不由纷纷四散开来低声议论起来,胤祯虽是随口点名,可前去觐见康熙的官员却是包含了各部院寺监官员,他们也不虑打探不到消息。
青溪书屋,寝殿,康熙半躺在宽大的御榻上,他清楚胤祯此举的目的,也清楚一众大臣的想法,因此,他让领侍卫内大臣雅尔江阿将一拔王公大臣领至十余步的距离外磕头请安,提起精神跟三阿哥、十阿哥说了几句废话,便将他们打发了出去。
第二拔进来的基本都是三品大员,康熙仅仅问了顺天府府尹王懿几句有关刺杀九门提督鄂伦岱的事情,便将他们打发走人。
外面虽然天已大亮,寝殿里光线却并不好,距离十余步之遥,众人匆匆一瞥之下,根本就无法看清楚康熙的面色,只看到康熙是躺在床上,听说话的声音,亦不是很虚弱,一众人等躬身退出寝殿之后,只能是在心里暗暗的揣摩着康熙病情。
畅春园大门口,一众王公大臣见去觐见康熙的人出来了,都知道新上任的监国太子胤祯的第一次听政要开始了,急忙都按各自的品级列好队。
三声净鞭响过之后,胤祯稳步从畅春园内走了出来,在临时搬来的龙椅前站定,扫了面前一众翎顶辉煌的王公大臣,他心里不由微觉激动,他这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康熙偏瘫能否康复尚在两可之间,即便能够康复,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康复的,他这个监国太子现在就是大清帝国的当家人。
微微陶醉了一下,胤祯便沉声道:“李德全,宣读皇上圣谕。”
康熙特意派来给胤祯撑腰的李大总管忙躬身“喳。”了一身,而后,抬起身展开圣旨,扬声将康熙立胤祯为皇太子的圣旨当场宣读了一遍。
听李德全宣读完圣旨,一众王公大臣立刻开始向龙椅行礼跪拜,三跪九叩之后,又再向胤祯行二跪六叩大礼,礼毕,胤祯才沉声道:“诸臣工平身。”
自此,虽然还未册封,但胤祯的皇太子身份却是已经确立下来。
四月初三,举行正式的皇太子册封典礼之后,毓庆宫迎来了他的新主人,大清第二个皇太子胤祯。
中断多年的御门听政——乾清门听政,胤祯从四月初二也开始恢复了,没办法,毓庆宫前门地方太小,乾清宫,他没胆子用,那可是明目张胆的僭越,思来想去,只能辛苦一点了,在乾清门听政,也算是发扬康熙的优良传统。
四月初四,听政之后,胤祯回到毓庆宫批阅奏折,这段时间积压的政务太多,他又是一新手,是以,每日花在批阅奏折上的时间相当长,这事又不能假手于人,他只得咬牙苦撑,最郁闷的是,这几日,他每日下午还要赶去畅春园,一则给康熙请安,二则也就奏折的批阅方面进行请示,顺带让康熙给予指导。
畅春园距离皇宫三十里,他现在是太子,自然不能骑马急弛,只能规规矩矩的坐轿前往,一路急赶,也要一个多时辰,往返就去了半天,他的时间更是不够用,这几日都是在轿子里抓紧时间休息。
胤祯领着两拔官员进了畅春园,外面一众王公勋贵、上书房大臣、部院大臣不由纷纷四散开来低声议论起来,胤祯虽是随口点名,可前去觐见康熙的官员却是包含了各部院寺监官员,他们也不虑打探不到消息。
青溪书屋,寝殿,康熙半躺在宽大的御榻上,他清楚胤祯此举的目的,也清楚一众大臣的想法,因此,他让领侍卫内大臣雅尔江阿将一拔王公大臣领至十余步的距离外磕头请安,提起精神跟三阿哥、十阿哥说了几句废话,便将他们打发了出去。
第二拔进来的基本都是三品大员,康熙仅仅问了顺天府府尹王懿几句有关刺杀九门提督鄂伦岱的事情,便将他们打发走人。
外面虽然天已大亮,寝殿里光线却并不好,距离十余步之遥,众人匆匆一瞥之下,根本就无法看清楚康熙的面色,只看到康熙是躺在床上,听说话的声音,亦不是很虚弱,一众人等躬身退出寝殿之后,只能是在心里暗暗的揣摩着康熙病情。
畅春园大门口,一众王公大臣见去觐见康熙的人出来了,都知道新上任的监国太子胤祯的第一次听政要开始了,急忙都按各自的品级列好队。
三声净鞭响过之后,胤祯稳步从畅春园内走了出来,在临时搬来的龙椅前站定,扫了面前一众翎顶辉煌的王公大臣,他心里不由微觉激动,他这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康熙偏瘫能否康复尚在两可之间,即便能够康复,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康复的,他这个监国太子现在就是大清帝国的当家人。
微微陶醉了一下,胤祯便沉声道:“李德全,宣读皇上圣谕。”
康熙特意派来给胤祯撑腰的李大总管忙躬身“喳。”了一身,而后,抬起身展开圣旨,扬声将康熙立胤祯为皇太子的圣旨当场宣读了一遍。
听李德全宣读完圣旨,一众王公大臣立刻开始向龙椅行礼跪拜,三跪九叩之后,又再向胤祯行二跪六叩大礼,礼毕,胤祯才沉声道:“诸臣工平身。”
自此,虽然还未册封,但胤祯的皇太子身份却是已经确立下来。
四月初三,举行正式的皇太子册封典礼之后,毓庆宫迎来了他的新主人,大清第二个皇太子胤祯。
中断多年的御门听政——乾清门听政,胤祯从四月初二也开始恢复了,没办法,毓庆宫前门地方太小,乾清宫,他没胆子用,那可是明目张胆的僭越,思来想去,只能辛苦一点了,在乾清门听政,也算是发扬康熙的优良传统。
四月初四,听政之后,胤祯回到毓庆宫批阅奏折,这段时间积压的政务太多,他又是一新手,是以,每日花在批阅奏折上的时间相当长,这事又不能假手于人,他只得咬牙苦撑,最郁闷的是,这几日,他每日下午还要赶去畅春园,一则给康熙请安,二则也就奏折的批阅方面进行请示,顺带让康熙给予指导。
畅春园距离皇宫三十里,他现在是太子,自然不能骑马急弛,只能规规矩矩的坐轿前往,一路急赶,也要一个多时辰,往返就去了半天,他的时间更是不够用,这几日都是在轿子里抓紧时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