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夏军还没来得及下场浑水摸鱼,大同帝国便结束了讨宋之战,白白浪费了一次捡便宜的大好机会。
但夏国也因为国主李乾顺的谨慎行事,而避免了战后被宗主国问罪的被动局面。
毕竟,夏军并没有出兵同宋任何一方,其国在自己的边境内进行的“小动作”并不足以说明什么,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搪塞过去。
实际上,徐泽还真不能因为藩属国的一点小动作就兴师问罪。
除非其人真不要大国体面,直接撕破脸皮侵略属邦。
正所谓“邻里失火,自查炉灶”。
同宋两个大国相争,与两国接壤的小国都紧张万分,生怕殃及池鱼。
夏国与同宋都接壤,夏人在同宋两国大战期间加强本国的戒备,以防乱兵入境或本国不安分之人越境打劫,无论如何都说得过去。
更关键的问题是大同帝国在解决掉赵宋,至少也要吃下大半个赵宋之前,也没有精力对又穷又赖的夏国动武。
不过,正乾皇帝乃非常人,自不会走寻常路。
其人有心要寻夏国的晦气,也用不着李乾顺这只老狐狸自己露出尾巴来。
徐泽从开封府出发时,便派高药师前往夏国宣旨。
高司首带给夏主李乾顺的圣旨主要有两层意思。
其一,大同讨宋之战已经结束,赵宋朝廷认罪服罚,自愿割地赔款若干,大同帝国疆域再次扩张,特宣谕诸邦。
其二,正乾皇帝即将巡幸河东路,重点是靠近夏国的边境州县,请夏主务必注意约束边境守臣,勿要做出惊扰天子之举。
但夏国也因为国主李乾顺的谨慎行事,而避免了战后被宗主国问罪的被动局面。
毕竟,夏军并没有出兵同宋任何一方,其国在自己的边境内进行的“小动作”并不足以说明什么,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搪塞过去。
实际上,徐泽还真不能因为藩属国的一点小动作就兴师问罪。
除非其人真不要大国体面,直接撕破脸皮侵略属邦。
正所谓“邻里失火,自查炉灶”。
同宋两个大国相争,与两国接壤的小国都紧张万分,生怕殃及池鱼。
夏国与同宋都接壤,夏人在同宋两国大战期间加强本国的戒备,以防乱兵入境或本国不安分之人越境打劫,无论如何都说得过去。
更关键的问题是大同帝国在解决掉赵宋,至少也要吃下大半个赵宋之前,也没有精力对又穷又赖的夏国动武。
不过,正乾皇帝乃非常人,自不会走寻常路。
其人有心要寻夏国的晦气,也用不着李乾顺这只老狐狸自己露出尾巴来。
徐泽从开封府出发时,便派高药师前往夏国宣旨。
高司首带给夏主李乾顺的圣旨主要有两层意思。
其一,大同讨宋之战已经结束,赵宋朝廷认罪服罚,自愿割地赔款若干,大同帝国疆域再次扩张,特宣谕诸邦。
其二,正乾皇帝即将巡幸河东路,重点是靠近夏国的边境州县,请夏主务必注意约束边境守臣,勿要做出惊扰天子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