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泽平八的意思很明白,三云成持暗骂一句无耻,口头上却是一副谦卑的模样,完全认同了宫泽平八的样子,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一句话,他要投靠伊达政衡反正。

    三云成持何尝不知道宫泽平八话语中的意思,可是追杀本多正信这一件事情任何人都无法指摘,谁都清楚本多正信是本愿寺显如的第一大将,本愿寺显如干的事情,难道本多正信没有份。现在本愿寺显如的余孽除了本多正信外,还有畠山高政、铃木重意等人,可是畠山高政、铃木重意一直以来都没有进入山城国,更加没有参与到火烧比叡山,逼死天皇和将军的行动中去,罪责就要轻许多。伊达政衡上洛打出的旗号就是为天皇报仇,为将军雪恨,本愿寺显如既死,那么身为二号人物的本多正信最为下一步要铲除的目标,没人可以指摘。

    本多正信如今在什么地方,南近江,南近江是不是近江国的一部分,没有人不会说不是。南近江是近江国的一部分,那么伊达政衡要追杀本多正信,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侧翼。大军前进,没有一个稳定的侧翼,到时候本愿寺的余孽、本多正信的帮凶趁着大军追杀本多正信的时候背后捅上一刀,该如何是好,该不该先将本愿寺的余孽、本多正信的帮凶给干掉,稳定侧翼的安全。

    这便是宫泽平八话语中的意思,三云成持暗骂一声无耻的地方就在于此,可说是强词夺理,可是又无法说出个所以然来,辩解不出其他的意思来,难道数万人大战害怕侧翼不稳是错的。

    谁能够保证没有本愿寺的余孽、本多正信的帮凶暗中藏匿?三云成持就算是明知道这个理由有点儿无耻,可是他已经认定了这是一条星光大道,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这个道理。

    三云成持答应了投诚伊达政衡,不过他的要求就是他投靠的是伊达政衡,而不是其他人,也就是说他想要成为伊达政衡的直属家臣,靠着这一资历和筹码成就一番事业。

    宫泽平八听了三云成持的要求,想都不想的答应了下来。这让三云成持略感疑惑,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缘故。现在询问任何人一个问题,当今天下谁的直属家臣最多?任何人都不会答错,一定是坐拥十多个国家地区的伊达政衡。不过往前推四五年时间伊达政衡刚刚坐拥备中国的时候,问出这样一个问题,不清楚伊达家情形的人就说不清楚了,但是都不会说是伊达政衡的直属家臣最多。

    要知道伊达政衡麾下的直属家臣从坐拥万石俸禄的大佬到十石俸禄的足轻队长,他还有一支纯准武士的敢死队制度,每一次合战都会从中诞生百十个低级武士,这些低级武士可都是伊达政衡的直属家臣。

    现在连伊达政衡自个不看名册的话也弄不清楚他到底有多少直属家臣,不过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庞大繁杂的直属家臣团,使得他能够直接控制的领地占到了全部领地的七成以上,这也是许多战国大名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也是宫泽平八不经过伊达政衡的同意就答应了三云成持的要求的原因,如果是在其他战国大名家族之中的话要成为直属家臣,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三云成持按照惯例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不知道特例的存在,他想要成为伊达政衡的直属家臣这一件事情在伊达家中是属于一种非常平常的事情,到时候只要在名册中签上名字,然后按照伊达家的规矩来办事好了。

    三云成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没有弄清楚事情真相的情况下,脑补了宫泽平八的用意,显然宫泽平八前来打前站的背后站着的就是伊达政衡,同时还给了宫泽平八便宜行事的权力,和几个直属家臣的名额。三云成持脑补了宫泽平八没有说清楚的内容,偏离了实际的真相,到时候就算是弄清楚了直属家臣和直属武士的区别之后也只能够认栽了。

    现在还不清楚文字游戏的三云成持脑补了之后,心情轻松了不少,自认为同样成为了伊达政衡的直属家臣,这就给了他的身上套上了神圣的光环,在一众近江人中鹤立鸡群。

    近江国自六角义贤、义治失去权柄之后,父子两人困守观音寺城,政令不出观音寺城,现在一片混乱之中想要重新集结起来,但是遭遇的阻力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国人豪族对权力和财富的占有,假若近江的权力和财富都集中到六角义贤、义治父子手中,那么国人豪族怎么办?三云成持身为近江人,对于权力和财富也是垂涎良久,不过他却没有一点儿办法,因为他是次子,三云定持的次子,六角义贤、义治父子旁落的权力和财富最终落入的也只能够是身为嫡长子的三云贤持的手中。

    没有强大的外来势力的加入的情况下,三云成持想要获取权力和财富,唯有等到三云贤持出现意外,可是在他离开三云城前来逢坂关之后,这最后的期望也被无情的断开。

    现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三云成持已经无权再继承三云贤持突然故去之后的权力和财富,因为他已经分家了,在三云定持的主持下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次子该拥有的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