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彦到了长安之后,见到了斐潜在长安有那么多的工房,便是兴致勃发,似乎是觉得自己一生所学的东西,亦或是在脑海之中的想法终究是有了用武之地,这些天几乎都在工房工匠之处晃荡。

      斐潜找到黄承彦的时候,黄承彦正在和工匠商议着什么。

      斐潜也没有着急,等着黄承彦说完了,然后才上前,见过了礼,然后问黄承彦方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铁水难出……』黄承彦舔着一根笔头,然后一边在木牍上记下了方才的事情,一边说道,『今有戟、矛、匕、刀、杖、镞、胄等,皆需用铁,新至铁料,不甚美也,以旧法所制,多孔且渣,难以成型……』

      虽然说现在竹纸已经产量较大,但依旧有些人习惯用旧的木牍竹片来记事,比如黄承彦就觉得木牍比竹纸更好用,不至于轻飘飘的,亦或是一转眼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铁料不同,便是配比亦需不同……』斐潜点了点头。因为之前和曹操的冲突,然后从山东那边运过来的铁矿石,自然就减少了许多,然后斐潜自然就需要将原本川蜀的一部分铁矿石先凑合着用。

      『若是不美,便是先做镢、锄、镰、铲、锛等器……』斐潜说道,『如今流民甚众,开春必然急需此等器具……』

      黄承彦愣了一下,然后看了看斐潜,笑着点了点头,在木牍上又是记下了这一条,才放了下来,说道:『贤婿寻某何事?』

      斐潜吞了一口唾沫,顺便将在嘴边的两个字吞下去,然后说道:『岳父大人且看……』

      斐潜将手中的《考工记》递了过去。

      黄承彦稍微翻看了两下,然后也宛如先前斐潜一般,噗嗤嗤的笑了几声,说道:『一派胡言,不值一提……』

      《考工记》么,其实说起来,也未必像是黄承彦嘴中的那么的『不值一提』,在某些方面上还是能够展现出华夏在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特别是在齐国之中的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可是关键的问题,也是在这个『一定的参考价值』身上。如果真的有人要按照《考工记》上面所记载的来做,那么必然就会被坑得死去活来……

      《考工记》上面记载的是青铜时代,也就是战国时期的一些工艺,就拿简单来的来说,青铜合金的冶炼配方一直以来都是决定青铜器最终性能的关键因素。衡量某一文明在青铜器时代的金属冶炼水平,最直观的标准就是其对青铜合金配方的总结与掌握水平。

      最为典型的,便是在《考工记》之中,虽然记录了大量当时各种器物制造的工艺流程与生产规范,其中就有对不同器物所应采用青铜配方的记录,合称『金六齐』,但是这个『金六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