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货物充足,各种物品都是山民急需之物,立马在山寨引发了轰动,各家各户,几乎都拿出来珍藏的山货宝药,还有各种奇珍异宝来置换。

    崔东山自然也是奔着卖货郎黑心的原则,统统都是标准价格。

    比如,破铜烂铁一个,兑换一把菜刀,十根针,一匹布。

    比如断须破相山药一株,兑换一口铁锅,还要搭上一些药材种子。

    ……

    等等这些行为。

    若是让外界的行商看到,都会啐崔东山一大口。

    这黑了心肠的,根本不是人。

    但山寨的民众却都很满足。

    因为山寨太小了,虽然传承久远,但很少会有行商来他们这里,一般都是隔几年,一大群人一起,联合前往百多里外的大寨子。

    要么卖给大寨子,价格不一定比崔东山多。

    要么等行商,可是时间难说,而且居住吃喝也要开销,根本等不起。

    崔东山的到来,在山寨几乎就是及时雨。

    甚至在山寨周边,也有几个小寨子,听说了崔东山的百货居开业,也都欢喜跑来,对于崔东山的交换价格,那是百分百的满意。

    这一波热闹,持续了足足两旬时光,这才冷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