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琰长叹道:

    “那就好。

    袁术野心勃勃,终究要行叛逆之举,我家若是深陷其中,日后定有大难。

    只是叔父感袁术收留之恩不愿背去,袁术又举荐大哥,只怕推脱不得。

    若是他再发现伱有本事,将你也举荐为吏,那我家深陷其中,当不可避免了。”

    说到这,诸葛亮倒是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

    “要是说袁术举荐大哥之事,我倒是有办法——

    目下袁术困顿,又不甘人下,定要经略江东。

    丹阳出精兵,又有田产众多,待农忙时袁术定要以孙策为帅,趁刘玄德难顾时争夺此地。

    我让大哥自请为孙策帐下吏,会同黄盖、程普等人一起争夺,再请叔父为豫章太守,自然能远离袁术。

    孙策之前帮袁术攻打庐江,袁术说好了攻破庐江之后以他为太守,可之后他又反悔,孙策心中一定极其恼怒。

    此番袁术受挫,孙策一定会趁机脱离袁术,到时候裹挟大哥走了,那是孙策把大哥绑走,又不是大哥不顾袁术举荐之恩背弃,这有什么关系?”

    诸葛琰:……

    还,还可以这样?

    也对啊,孙策之前已经被袁术耍了一次,但是因为当时的袁术强大他才不敢说什么,以他的脾气,回来看见袁术衰弱,肯定要溜了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