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校园。

    时苒已经大学四年级了,她这四年大学生活过的可以说是相当的平静,她当年考上的是历史学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

    时苒选择了这个专业,当时遭到了时夫人的强烈反对,学这个有什么用呢?将来能帮上时川平发展耀华吗?

    时川平却说,小女儿对什么感兴趣就尽可以去学,耀华不是家族企业,不需要传承,就算是大女儿进来耀华,也是从基层做起,慢慢才进入了核心部门财务部,精明强干,颇有乃父之风。

    但时川平也说,假如大女儿时荏不喜欢耀华的工作,也尽管可以跳槽,他再次强调,耀华不是家族企业,而是民族企业,担负着中华民族通讯行业的崛起使命。这个使命不是靠他时川平一个人,也不是靠时家的代代相传。能者上,庸者下,不以出身论英雄。

    时夫人对这个说法不置可否,但她显然不能认同耀华自时川平之后,就再也和时家没有任何关系。那这几十年的辛勤努力岂不是拱手让人?时夫人没有那么大的气度和胸襟,所以对大女儿时荏如今在耀华还没能担任要职,她还是有些耿耿于怀。

    但在小女儿时苒身上,时夫人就没有再固执己见,上大学想学什么专业最后也就随她意愿了。毕竟时苒也确实不是读书的一块材料,能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学已经还不错了,不能期望值太高。

    时苒在大学里除了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还选修了一个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族语言),为什么选这个,时苒没有向时川平过多的解释,时川平也没有过多的询问。

    时苒天马行空的跳脱性格,经常让时川平感到纳闷,为什么和大女儿时荏的端庄持重完全不同呢?也许是因为年龄还小,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因为天生的基因。

    还有儿子时光……想起时光,时川平就不禁有些微微皱眉……孩子是个好孩子,学术优秀、人品正直,但是……时川平叹了一口气,也许自己至今还是不够了解儿子吧。

    时苒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她的藏语学的已经很好了。

    很巧的是,她在刚入校的时候竟然发现校友中有一个就是在布达拉宫她撞到的那个藏族男孩,他们同一年入学,又在校园中不期而遇,那男孩名叫贡那仁泽,在中央民族大学读法学。

    时苒和闺蜜王乐瑶很快就和贡那仁泽成了大学校园中的好朋友,他们时常一起谈天说地。

    王乐瑶读的是数字经济,三个人虽然不同系,但是经常会相约着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去图书馆,一起看电影,甚至一起出去逛街。

    王乐瑶怀疑贡那仁泽一直暗恋着时苒,但是她没有证据,贡那仁泽总是笑呵呵的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貌似看起来特别坦荡,全然没有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