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炼气修道的缘故,李道玄的头发也比寻常人更光滑柔顺,这发中虱子也没有,叫人羡慕不已。

    要知道,这年头谁的头发上能没点虱子呢?头发长,环境差,虱子自然是蹭蹭生长。

    常有诗人道夜宿不能寐,其中未尝没有头皮痒的睡不着之意。

    若是达官显贵之家,有中药揉成药膏护发,但即便如此,哪怕是满清的皇帝,多多少少都会搁些日子就需要篦虱子。

    换好干净的衣裳,李道玄坐在堂中一边喝着丫鬟端来的热姜茶,驱除着身子里的寒意,一边看向孙大娘问道:“孙妈妈,你在村中这些时日,可曾见过村中来了和尚?”

    “和尚?”孙大娘有些疑惑,神色踌躇,想了会儿拍了个巴掌。“老身倒是想起来一些。”

    “哦?还请孙妈妈说与我听。”李道玄来了兴趣,倾斜身子将耳朵凑上去。

    “就是这村中的村长,之前就请过道士和尚,好像还跟着来了个穿着打扮挺奇怪的法师,说是什么东洋人。”孙妈妈回忆着,就将自己记着的事告诉李道玄。

    “法师?东洋人?”李道玄从她的话中抓到一缕重要的消息,对于这忽然出现的东洋法师颇有兴趣。

    东洋自是日本,自同治七年日本的明治天皇颁布了《王政复古》诏书开始,如今正逢明治维新的巅峰时期,其不断在周边领国制造事端,国内也是战事乱起,此时离那西南鹿儿岛之战也不远了。

    只是老村长何事需要请道士和尚?为何老村长又会请一位东洋法师前来?这事还真有些离奇。

    “是啊,村长的那孙子过世,便请了法师和尚。那东洋和尚穿的花,看着就有些吓人。”孙大娘说着话,李道玄安静的听着。

    对于老村长为何会请法师,他也算是了解,原是老村长独孙过世,请这些法师前来做法。

    老村长也是命苦,不惑之年方才得子,耳顺之年独子丧命于流寇之手,只留下不过三岁的孙子陪伴。能居这村长之位,也是他曾当过小官。后来这孙子染病,没几天就折了。老村长算是断了血脉,也没了后人。

    所以那法事做的隆重,请了不少道士和尚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