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充足的士兵来源后,这些枢密大臣在安排京城卫所时,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尤其是负责卫所改制的袁可立,最想清理积弊建立一番功业,向一众枢密大臣道:

    “亲军三十六卫,自有陛下安排。”

    “五城兵马司下属的十五卫,就按之前商定的办法,每卫分配四五百顷土地,编成135名世官和500世袭军士的简编卫。”

    “五军都督府八卫,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反正五军都督府在京城周边,有不少草场能屯垦。”

    “六个匠卫有装备部和工部安排,天津六卫按地方卫所改。”

    “最后剩下的,就是十二个陵卫和大宁五卫。”

    “这十二个陵卫,陛下有什么指示?”

    最后这句话,是向御马监掌印李凤翔说的。

    十二陵卫虽然不属于亲军卫,但是如何安排,显然需要请示皇帝。

    李凤翔没有直接回答,询问袁可立道:

    “诸位都是如何打算的?”

    “要如何安排天寿山十二陵卫?”

    袁可立没有回答,而是看向朱燮元。

    这位长城督师、经常回京管事的枢密大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