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照当前对建虏的军功制度,一个首级是十亩地。北虏南倭同建虏一样按十亩算,西番苗蛮等折半计算为五亩,俘虏和斩获相当。
惟一不同的是内地反贼首级算二亩,俘虏则算三亩。用以鼓励生擒,减少杀良冒功。
祖上如果曾被嘉奖、记功,同样会有赏赐。如果在战场上牺牲,至少增加十亩。
祖上每参加一次战斗,至少增加一亩。如果是出境作战,则翻倍为二亩。千里远征深入漠北的战斗,更是从三亩开始计。获得大胜被朝廷嘉奖的战斗,还会增加田亩。
所以洪武、永乐年间的军户,提升为军士的比较多。他们祖上只要参加过几次深入大漠的战斗、获得几个首级。多半能超过375亩,成为世袭军士。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皇帝直接给洪武年间从军的军户三百亩土地、永乐年间从军的军户二百六十亩。
其他军户则按服役年份,每服役一年授予一亩土地,最后再额外加上三十亩。
他们在基础数字上,远远不能和洪武、永乐军户相比,军士数量也较少。
东宁卫的世袭军士,大多是洪武、永乐年间从军的。
每达到一方里、也就是375亩的倍数,就会提升一级,被册封为相应级别世袭军士。达到十方里、3750亩直接提升为世官。
例如东宁卫的李三水,因为祖上和自己的功劳,达到801亩,成为三级世袭军士,授予801亩土地。
这个计算方法,在东宁卫可谓实打实的,每一亩都要按功劳给。
但是在涿鹿三卫改制时,则不可能这样——
因为涿鹿的土地不像海外那么多,不可能分配这么多土地。
所以涿鹿三卫虽然按这个办法记功,却不是用于分配土地,而是用于定级别。
惟一不同的是内地反贼首级算二亩,俘虏则算三亩。用以鼓励生擒,减少杀良冒功。
祖上如果曾被嘉奖、记功,同样会有赏赐。如果在战场上牺牲,至少增加十亩。
祖上每参加一次战斗,至少增加一亩。如果是出境作战,则翻倍为二亩。千里远征深入漠北的战斗,更是从三亩开始计。获得大胜被朝廷嘉奖的战斗,还会增加田亩。
所以洪武、永乐年间的军户,提升为军士的比较多。他们祖上只要参加过几次深入大漠的战斗、获得几个首级。多半能超过375亩,成为世袭军士。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皇帝直接给洪武年间从军的军户三百亩土地、永乐年间从军的军户二百六十亩。
其他军户则按服役年份,每服役一年授予一亩土地,最后再额外加上三十亩。
他们在基础数字上,远远不能和洪武、永乐军户相比,军士数量也较少。
东宁卫的世袭军士,大多是洪武、永乐年间从军的。
每达到一方里、也就是375亩的倍数,就会提升一级,被册封为相应级别世袭军士。达到十方里、3750亩直接提升为世官。
例如东宁卫的李三水,因为祖上和自己的功劳,达到801亩,成为三级世袭军士,授予801亩土地。
这个计算方法,在东宁卫可谓实打实的,每一亩都要按功劳给。
但是在涿鹿三卫改制时,则不可能这样——
因为涿鹿的土地不像海外那么多,不可能分配这么多土地。
所以涿鹿三卫虽然按这个办法记功,却不是用于分配土地,而是用于定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