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坊巷调整的原则后,接下来就是确定京城的坊。

    东闾门南北都是明时坊,这个不需要改动。

    朝阳门南面的黄华坊则扩大了范围,北面的思诚坊向北扩大。

    东直门的南北,则是南北居贤两坊。

    可以说东城兵马司这几个坊,变动幅度并不大。

    那些担心皇帝大肆更改的官员,也因此放下心来。

    不过即使如此,太仆寺卿陈奇瑜仍提醒道:

    “臣和卫尉寺的刘寺卿,曾一起确定京城的道路名称,为居民编制门牌号。”

    “如今刚确定没多久,实在不宜大改。”

    朱由检对于这种提醒,当然是能接受的,他向陈奇瑜仔细解释道:

    “整修京城的街巷,就有卫尉寺的提议。”

    “现在京城之中,有很多的断头路,走到里面之后,只能原路返回。”

    “这对治安、送信来说,都有很多不便。只有熟悉道路的人员,才能知道怎么走。”

    “内府监的邮递公司对此多有抱怨,说是有些区域不好招人,却又不方便把其他区域的人调去。”

    “所以朕决定在这次调整街道时,顺便整理坊巷,要各个道路打通,重新编制门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