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楚了源头后,朱由检问群臣道:

    “祝枝山《野记》不可信,李贤的《天顺日录》可信吗?”

    群臣哑口无言,没有人为李贤说话。

    尤其是《天顺日录》对景泰皇帝多有诋毁之处,被正直的大臣很看不起。

    之前评选紫阁功臣时,李贤就被皇帝和群臣认定道德败坏。如今景泰皇帝都被当今皇帝上庙号了,自然更没有人为他辩解。

    朱由检见群臣如此表现,当即就下令道:

    “《天顺日录》同样应该禁毁,引用它的图书,也要全部查禁。”

    “李贤在永乐六年出生,他对方孝孺的记载,已多有讹传之处。”

    “更晚出生的人,又有多少可信呢?”

    “刘先生编撰方孝孺传,一定要注明史料来源,不要把以讹传讹的内容加进去。”

    这个命令下达后,群臣一时哗然,知道若是按这个命令执行,有关方孝孺的图书,基本要全部覆没。

    这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很多人纷纷进言,认为不应当因为这一点,就查禁所有图书。

    朱由检见到这个情况,怒气勃发地道:

    “不查禁这些书籍,难道要让诽谤的文字流传天下吗?”

    “建文之事,本来早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