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臂板通信试验成功后,朱由检很快认识到,枢密院成立的条件成熟了。

    凭借这套通信系统,枢密院至少可以保证对京城附近的军队如臂指使,不会成为空架子。

    如果自己继续拖,会让兵部的官员不知所措、不知接下来要怎么办。

    那时反对枢密院的声音,就会逐渐冒出来。

    甚至这些人可能和朝堂上的保守派联合,反对机构调整,继续维持原样。

    这是朱由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很快提出了自己的朝廷机构调整方案,交给大臣廷议。

    袁可立、韩爌等人,第一时间就接到了这份方案,揣摩其中变化。

    “枢密院的级别没变化,核心还是执掌军令,拥有调兵之权。”

    “只是之前打算留给兵部的后勤、装备等军政事务,同样划给了枢密院。”

    “看来陛下是对枢密院放心了,打算继续放权。”

    袁可立看着这份方案,和李邦华等兵部大臣商议道。

    在最初的枢密院设置中,枢密院的权力,主要在军令方面。

    军政方面的军官选任、功勋赏赐、后勤装备等权力,则留在了兵部。

    枢密院说起来级别高,其实和兵部的权力相差不大。六部只靠兵部,就能制约枢密院。

    这次皇帝给出的方案,则把后勤、装备等事务,都从兵部份出,并且放到了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