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是最早收到五院改制消息的地方督抚之一。
作为外出督师的大学士,朝堂上发生什么大事,他都会知道一二。
更别说五院改制的原因,和辽东局势息息相关。
枢密院设立之后,袁可立很快向孙承宗写了一封文书,告知枢密院成立这件事。甚至在保密文书中,提及杨嗣昌正在规划中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方案。
孙承宗很快想明白,皇帝设立枢密院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指挥辽东战事。
臂板通信系统的设立,也能让朝廷的命令,更快传到前线:
“难怪陛下让兵部右侍郎秦士文兼任长城总督,将来以兵部尚书衔接任的朱燮元,也允许回部管事。”
“有了臂板通信,枢密院能直接管辖长城一带!”
对袁可立在信中提到的臂板通信非常关注,孙承宗很快认识到:
枢密院成立之后,绝对不是空架子,至少长城一带的防御,会被枢密院接管。
甚至,若是臂板通信系统可靠,距离京城不过六百里的山海关,都可能被枢密院直管。
自己这个辽东督师,以后有可能只管山海关外。
此时的孙承宗,还想到皇帝对辽东一带的安排,认识到皇帝之前任命王之臣担任长城护军使,就是在绸缪这件事。
这个前任辽东督师、如今驻扎在永平府的长城护军使,随时有可能接管山海关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