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教材之外,朱由检还关心了一下文具。
师范学堂的学生都是秀才,倒是不存在用不起纸墨笔砚的问题。
但是日常练字,仍有人舍不得用纸墨,而是用毛笔蘸水,在石板上书写。
朱由检听说之后,想到了后世的水写纸,决定向工匠征集,研究这种纸张。
同时他还想到了朝堂上写选票用的炭笔,如今已加上木材包裹,越来越像后世的炭笔了。
虽然这种炭笔现在的成本还很高,质量也称不上好,朱由检仍打算让内府监批量制造,供学生用此书写。
石墨矿的寻找,也被他提高了优先度。未来的教育普及,需要类似后世铅笔的石墨笔。
钢笔的推广,同样被朱由检列入了规划。相比毛笔字来说,能写得更小的钢笔字,消耗的纸墨更少。
但是钢笔还不成熟,如今制作的是金制蘸水笔。他也只能发出悬赏,让工匠想办法降低成本。
种种措施,让孙奇逢感受到皇帝的关心。不过他觉得这些都无法立刻见效,向皇帝提议道:
“臣以为可以制作一种石板,方便随身携带。”
“这样学生在石板上写字时,就会更方便了。”
“而且学生都用,就不会让舍不得使用纸墨的学生,因此受人嘲笑了。”
这是要把石板正式作为文具,朱由检点了点头,决定让内府监派人专门制作这样的石板。尽量把石板做薄,减轻它的重量。再用木材固定,降低损坏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