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明显低估了议会的影响力。

    这个新设的机构,代表的是民对官的制衡:

    民众能够在议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涿鹿区议会的决议逐渐传遍北直隶,并且得到认可后,各地请建议会的声音,顿时汹涌而来。

    通政司每天都能接到很多上疏,请求在当地建立议会。

    吕图南带着通政司的官员忙得团团转,要按照皇帝的规定给这些奏疏分类,并且把不符合规定的奏疏参驳,告诉他们不予封进的原因。

    通政司扩编之后也就十几名官员,实在忙不过来。吕图南向皇帝请求,派中书舍人帮助。

    朱由检对这么多有关议会的奏疏也有些头疼,他是实在没有想到,大明的士绅对建立议会这么热心。

    听到吕图南的请求后,把刘宗周召了过来,询问道:

    “朕之前决定把中军都督府改为小会堂,作为以后国会日常工作的地方。”

    “现在改好了没有?能不能筹办国会?”

    刘宗周闻言回道:

    “小会堂已经改好了,但是国会筹建,还没有定下章程。”

    “这件事主要是资政院和礼法研究中心的官员在做,但是资政大臣大多不参与具体事务,礼法研究中心的官员又多是其他衙门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