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和勋贵的要求,毫无疑问被文官驳斥。

    因为文官并不想朝堂上资政大臣太多,影响廷推廷议。

    一时间,朝堂上争论的焦点,由勋贵是否能转任资政大臣,转变为资政大臣名额。

    很多官员认识到,如果任由皇帝将勋贵、武官等官员转为资政大臣。现有的廷推廷议制度,将发生很大改变。

    再想到资政大臣属于资政院,资政院又是未来国会的组成机构。一些官员开始提议,要对资政大臣的名额进行限制,不能无限增加资政大臣。

    朱由检想过把官员的廷推权力交给国会,但是这可能影响他对朝堂的控制力。所以他还是决定一步步来,先让资政大臣拥有廷推权力。

    面对群臣限制资政大臣名额的要求,朱由检道:

    “资政大臣一职,是朝廷对致仕官员的优待。”

    “但是致仕官员的数量可能太多,确实不应该随意增加。”

    “众卿以为,资政大臣的名额当以多少为宜?”

    “没获得资政大臣一职的致仕官员,又该如何安置?”

    群臣这下又开始陷入争论了,因为资政大臣一职,本就是当今皇帝对致仕老臣的优待。

    他们将来都有可能成为资政大臣,怎么能过于限制呢?

    所以群臣讨论来讨论去,得出的结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