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户虽然受歧视,但在朝廷活动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温体仁听到皇帝打算废除乐户,有些为难地道:
“朝会宴享等礼,各有承应乐舞。”
“如今乐舞生少有应者,常需乐户顶替。”
“若是废除乐户,臣恐祭祀用的乐舞人员不足。”
神乐观乐舞生属于太常寺,乐生选用道童、舞生以军民俊秀子弟为之,在国初地位很高。
太祖甚至曾下诏,让公候及诸武臣子弟,习乐舞之事。
直到嘉靖年间,还有很多乐舞生担任太常寺卿,甚至被加衔侍郎、尚书。
不过在嘉靖成仙失败,道教不再受朝廷上层推崇后,乐舞生的地位一落千丈。
再加上大明官场由三途并用变成进士为主,太常寺乐舞生同文思院匠官、钦天监天文生、四夷馆译字生等杂流一样,难以成为高官。
所以乐舞生越来越不受青睐,现在甚至连数量都有些不够。仅仅能满足宫中需要,一些陵寝祭祀时需要征召乐户服役。
再加上各地藩王祭祀同样需要乐户,礼部官员在听到皇帝要废除乐户后,可谓是普遍反对。
还有人提出礼乐的重要性,阐述乐户不可废的原因。
朱由检没料到废除乐户有这么多困难,但是他开豁为良的决心是坚定的。思考之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