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二月选官,都受到很多官员期盼。
因为官场上每一个位置的调动,都会让很多官员得到升迁之机。
但是今年的二月,就没有多少官员期盼了。
因为这一年又逢巳亥,是一个京察之年。
皇帝早已决定,在己巳年的二月选官前,对京官进行考察。把不称职的官员罢免了,然后再任命新官员。
京察是大明的惯例,始于成化年间,后来形成定例,在巳、亥之年举行。
在京察的时候,吏部会同都察院,考察两京五品以下官员。四品以上官员自陈,由皇帝亲自裁决——
这也是大明的皇帝至今仍掌握罢官权的原因,有明确的制度保障这个权力。
只是之前的万历皇帝怠政,把京察的权力下放给了臣子。
东林党和齐楚浙党用京察相互攻讦,演变成剧烈的党争。
而且把京察制度也破坏了,在京察中被罢免的官员,能够在朝堂大臣的保举下重新起复。
这导致在京察中被罢免的,也会想办法谋求起复。党争越来越激烈,每次都牵动朝野。
朱由检有感于这种乱局,把京察权力重新收了回来,亲自任命官员,负责己巳京察。
这也是之前解除戒严时,他制定的很多临时政策,被转变为正式决议的原因——
实在是有京察这把利剑在头顶上悬着,群臣大多都不敢反抗皇帝。
因为官场上每一个位置的调动,都会让很多官员得到升迁之机。
但是今年的二月,就没有多少官员期盼了。
因为这一年又逢巳亥,是一个京察之年。
皇帝早已决定,在己巳年的二月选官前,对京官进行考察。把不称职的官员罢免了,然后再任命新官员。
京察是大明的惯例,始于成化年间,后来形成定例,在巳、亥之年举行。
在京察的时候,吏部会同都察院,考察两京五品以下官员。四品以上官员自陈,由皇帝亲自裁决——
这也是大明的皇帝至今仍掌握罢官权的原因,有明确的制度保障这个权力。
只是之前的万历皇帝怠政,把京察的权力下放给了臣子。
东林党和齐楚浙党用京察相互攻讦,演变成剧烈的党争。
而且把京察制度也破坏了,在京察中被罢免的官员,能够在朝堂大臣的保举下重新起复。
这导致在京察中被罢免的,也会想办法谋求起复。党争越来越激烈,每次都牵动朝野。
朱由检有感于这种乱局,把京察权力重新收了回来,亲自任命官员,负责己巳京察。
这也是之前解除戒严时,他制定的很多临时政策,被转变为正式决议的原因——
实在是有京察这把利剑在头顶上悬着,群臣大多都不敢反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