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已根据这些物资,命令士兵做好了筑堡准备。

    在清点物资之后,立刻邀请总工程师韩云,确定堡垒设计。

    把大凌河堡修成棱堡,就是霍维华最初提议的。

    他在看到热兰遮城之后,提出了这个筑堡方案。

    所以他选择的地方,自然是仿照热兰遮城。

    热兰遮城临海,他则选择了一处临近大凌河、却又不会在汛期被淹没的高地。

    他打算在旁边建立一个码头,方便从河上接受补给。

    韩云在观看了霍维华选择的城堡位置后,对此很是称赞。

    然后他根据京西棱堡的修筑经验,主持具体筑堡。

    船上运过来的水泥、钢筋、竹子、木材、砖块、石块,以及霍维华让士兵准备的石子、黄土等材料,都开始用了起来。

    甚至,为了防备建虏可能得进犯。韩云和营造研究所的工程师,还利用木材等材料,把霍维华、何可纲修建的临时营地,改造成半永固营寨。

    使之防御能力更强,能在建虏进犯时,及时撤到里面。

    可以说,营造研究所这一年多,也没有完全吃闲饭。他们按皇帝“结硬寨,打呆仗”的要求,把大明原本就擅长的安营扎寨,又完善了一遍。

    靠着这座营寨,即使建虏来攻,不花费十天半个月也不可能攻下来。

    那时郑芝虎就能来援,用火炮驱散建虏,把他们从河上撤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