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人知道我是为大明好,能够明辨是非、让他们的忠心不会白费。』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支持,追随一位明君。』
一个昏君改动朝堂制度,多半会被称为乱政。各种政策即使制定了,也难以执行下去。
但是明君就不一样了,会有一批人支持,和反对者形成争论。
朱由检可以在争论过程中,发现支持自己的臣子,帮他们升上高位。
所以明君的名声不管能维持多久,最初一定要有,以便吸引人才建立班底。
魏忠贤对士人的残害,正好给了他机会。只要给这些人平反,他就很可能获得士人感激,得到明君名声。
这是魏忠贤如今最大的价值,也是朱由检必须要除掉他的原因。
把这些在脑海中转了一遍,朱由检已经下定决心除掉魏忠贤,却又从天启皇帝的做法中,知道以后如果文官不听话,自己可能需要一位压制朝臣的宦官——
这个人要有能力,但又不能擅权。
要能承担骂名,又不能像魏忠贤搞得天怒人怨,搞得朝堂撕裂。
侯保山现在肯定不能承担这个重任,徐应元有这个心思,但他野心太大,或许比魏忠贤还不堪。
王体乾或许可以,但他和魏忠贤牵连太深,而且没露出投靠朱由检的想法。
或许可以试试涂文辅,看看他能不能承担起来!
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御马监掌印,涂文辅担任司礼监掌印的资格是足够的,对朝政也足够熟悉。再加上他在自己登极前投靠,即使为了酬功,也要把他升上去。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支持,追随一位明君。』
一个昏君改动朝堂制度,多半会被称为乱政。各种政策即使制定了,也难以执行下去。
但是明君就不一样了,会有一批人支持,和反对者形成争论。
朱由检可以在争论过程中,发现支持自己的臣子,帮他们升上高位。
所以明君的名声不管能维持多久,最初一定要有,以便吸引人才建立班底。
魏忠贤对士人的残害,正好给了他机会。只要给这些人平反,他就很可能获得士人感激,得到明君名声。
这是魏忠贤如今最大的价值,也是朱由检必须要除掉他的原因。
把这些在脑海中转了一遍,朱由检已经下定决心除掉魏忠贤,却又从天启皇帝的做法中,知道以后如果文官不听话,自己可能需要一位压制朝臣的宦官——
这个人要有能力,但又不能擅权。
要能承担骂名,又不能像魏忠贤搞得天怒人怨,搞得朝堂撕裂。
侯保山现在肯定不能承担这个重任,徐应元有这个心思,但他野心太大,或许比魏忠贤还不堪。
王体乾或许可以,但他和魏忠贤牵连太深,而且没露出投靠朱由检的想法。
或许可以试试涂文辅,看看他能不能承担起来!
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御马监掌印,涂文辅担任司礼监掌印的资格是足够的,对朝政也足够熟悉。再加上他在自己登极前投靠,即使为了酬功,也要把他升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