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增加一个军械司,专门负责火器等军械制造。”
“现在先准备起来,具体如何设置,等专督军械侍郎袁可立进京之后决定。”
“太仆寺卿可以在兵部右侍郎秦士文回京后,暂时由他兼任。”
“以后太仆寺由兵部督导,官员由兵部选任。”
这是给兵部增加一个附属的正三品衙门,兵部如何不满意。而且秦士文回京后兼任太仆寺卿,明显是表示太仆寺虽然不是兵部直管,却是兵部侍郎管理,和直管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兵部再有不满,那就不像话了。
而且军械司的职责,也明显不是车驾司能比的。损失一个车驾司,换来附属的太仆寺和直属的军械司,他们当然能接受。
处理了太仆寺的事情,朱由检将太仆寺、太常寺的正六品寺丞提升为正五品,但是原有官员品级不变,改任同品级的正六品主事,让两寺和吏部选拔官员,担任正五品寺丞。
这下除了原本的寺丞变成主事有些不满,其他官员都很赞同。尤其是六部主事和员外郎,想着去担任寺丞也不错,至少级别升了、寺丞这个名字也好听。
考虑到太仆寺职权提升,太常寺如果不提升的话,排在它前面底气不足。朱由检将僧录司、道录司、祠祭司、文庙、城隍庙等和宗教祭祀有关的职能几乎全部划入太常寺,让太常寺的职权大增,重新有了底气。
同时,作为对礼部的安抚,朱由检规定太常寺成为礼部迁转机构,由礼部负责督导。
并且在礼部新设礼乐司,负责祠祭司遗留下来的拟定谥号庙号等职能,并负责整理乐曲舞蹈、民间诗歌、戏剧曲艺,宣传精神文明,管理教坊司等。
新设教育司,负责全国文教,从仪制司分出贡举、学校职能。以后还打算增加规范语言文字、传播汉语汉字、制定教科书、教师资格认定、学位授予等职能。
给仪制司增加规范地方法规、民间乡约、宗族家法、整理民间习俗和革除陋习等职能。
如此一来,礼部的四个司:仪制、祠祭、精膳、主客。祠祭司分出去后新设了礼乐司,仪制司职能变化,还新设了教育司。
这种变动实在太大,让朱由检放下把礼部主客司交给鸿胪寺的打算,决定把朝贡和外交事务仍旧留在礼部。精膳司因为和光禄寺职能相似,被他合并在一起:
“现在先准备起来,具体如何设置,等专督军械侍郎袁可立进京之后决定。”
“太仆寺卿可以在兵部右侍郎秦士文回京后,暂时由他兼任。”
“以后太仆寺由兵部督导,官员由兵部选任。”
这是给兵部增加一个附属的正三品衙门,兵部如何不满意。而且秦士文回京后兼任太仆寺卿,明显是表示太仆寺虽然不是兵部直管,却是兵部侍郎管理,和直管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兵部再有不满,那就不像话了。
而且军械司的职责,也明显不是车驾司能比的。损失一个车驾司,换来附属的太仆寺和直属的军械司,他们当然能接受。
处理了太仆寺的事情,朱由检将太仆寺、太常寺的正六品寺丞提升为正五品,但是原有官员品级不变,改任同品级的正六品主事,让两寺和吏部选拔官员,担任正五品寺丞。
这下除了原本的寺丞变成主事有些不满,其他官员都很赞同。尤其是六部主事和员外郎,想着去担任寺丞也不错,至少级别升了、寺丞这个名字也好听。
考虑到太仆寺职权提升,太常寺如果不提升的话,排在它前面底气不足。朱由检将僧录司、道录司、祠祭司、文庙、城隍庙等和宗教祭祀有关的职能几乎全部划入太常寺,让太常寺的职权大增,重新有了底气。
同时,作为对礼部的安抚,朱由检规定太常寺成为礼部迁转机构,由礼部负责督导。
并且在礼部新设礼乐司,负责祠祭司遗留下来的拟定谥号庙号等职能,并负责整理乐曲舞蹈、民间诗歌、戏剧曲艺,宣传精神文明,管理教坊司等。
新设教育司,负责全国文教,从仪制司分出贡举、学校职能。以后还打算增加规范语言文字、传播汉语汉字、制定教科书、教师资格认定、学位授予等职能。
给仪制司增加规范地方法规、民间乡约、宗族家法、整理民间习俗和革除陋习等职能。
如此一来,礼部的四个司:仪制、祠祭、精膳、主客。祠祭司分出去后新设了礼乐司,仪制司职能变化,还新设了教育司。
这种变动实在太大,让朱由检放下把礼部主客司交给鸿胪寺的打算,决定把朝贡和外交事务仍旧留在礼部。精膳司因为和光禄寺职能相似,被他合并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