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后世鼎鼎大名的一些着名坦克,如今都还没有。像豹式、虎式、M4、T34等等,这些服役于40年代之后的坦克,统统都没签到。

    这也是张宝安判定系统签到装备时间段的依据之一。

    按照张宝安的考虑,装甲师的坦克组成还是得选德械,以三号和四号坦克作为突击力量来组建。

    目前签到得到的坦克,三号坦克比较多,总共有一千两百辆,四号坦克就要少很多了,仅有三百六十辆。

    这大约跟四号坦克在另一个世界中的服役时间有关,所以签到的数量并不多。

    不过,一个装甲师还用不了这么多的坦克,这些坦克,再建几个装甲师都足够。

    当然,其实张宝安手中最多的坦克,还是M3,但是这款坦克可比不上三号和四号坦克。

    而且说老实话,它本身也不是以对装甲目标作战而设计的,而是一种步兵伴随坦克。

    这也很有用,但不是现在。

    毕竟教官团队太少,张宝安决定再等一等,等这个装甲师训练完成以后,或者是再抽取到装甲兵教官,在为每个师都配备少量的坦克,作为伴随进攻使用。

    按照目前的编制,张宝安的装甲师还是准备走师旅营,然后基层大编制。

    在前期的步兵师中,这一套编制还是很好用的,关键点就在于每个连级单位都配备了一个背负式步话机。

    说实话,这个步话机有一些超纲,原因就在于步话机的通信距离稳定大约在1.5公里,这个是蓝星20世纪30年代所无法达到的。

    拥有这样逆天的通讯手段,一个营就可以控制方圆7平方公里的战场。如果营部布置在战场一公里的距离,那么就可以直接控制大约2公里左右的战线。

    而一个营,往往配备一个通讯排。通讯排除了两台中长波电台,与上级联系以外,还有3到4部信号中继车,可以延长约1.5到2公里的通讯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