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的,很大。这台电子计算机占地180平方米,使用了个晶体管,重达35吨。”

    负责介绍的研究员看到场面有些尴尬,赶紧接过话题来,详细的介绍道。

    张宝安点点头,“性能怎么样?”

    “这台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6000多次,非常的强大。不过就是耗电量很高,而且还容易发热,使用一阵后就必须停下来冷却。”

    研究员一边介绍,一边看向张宝安,只见他一脸淡定的眼神,不由得暗自感叹,总统就是总统,面对这么爆炸性的消息,都能做到面不改色。

    其实张宝安不仅没震惊,甚至还很嫌弃,每秒6000多次的运算速度就算强大?

    也就是跟这个世界上的电子机械计算机相比吧,听惯了穿越前每秒亿亿次以上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再来看这个运算速度,就觉得也就那样了。

    不过他也知道,现阶段可以搞出电子计算机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这是电子计算机必然经历的阶段。

    张宝安穿越前,属于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个时代的电子计算机,已经属于第四代。而目前这台电子计算机,只能算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以电子管为元器件,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以半导体为元器件,第三代电子计算机以集成电路为元器件,第四代电子计算机以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元器件,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道了发展的顺序,就可以跳过一部分流程吗?

    或许在电子计算机上还真不可能。

    因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以晶体管为电子元器件的,集成电路上也有晶体管,根本就跳不出这个步骤。

    所以不管是要研制第二代还是第三代的电子计算机,都要先研制出晶体管半导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