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来了。”

    老应随即转身,向另一个舱段飘去。

    从无到有,大宸共和国仅仅在几年时间内,就建设起一个如此巨大的空间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除了农业实验舱,还包括生活舱和其他的实验舱,它们各有各的作用,都在为大宸的发展添砖加瓦。

    这个空间站名为凌霄空间站。

    是大宸共和国航天部门空间站项目的成果,一切都按照顺序有条不紊的完成了。

    134年8月,凌霄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发射升空。随后截止到136年末,又总计发射了11个舱段,这十二个舱段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如今的凌霄空间站。

    值得一提的是,凌霄空间站的十二个舱段,每个舱段的长度都在10米以上,直径4.5米,内部可容纳的空间面积达到了近3000立方米。

    3000立方米很大,看起来可以容纳很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可惜的是,因为氧气和补给的原因,这么大的空间站,最多只能容纳20多人在其中生活和做实验。

    如果人再多,要么就是制氧循环跟不上了,要么就是补给跟不上,最有可能的是两者都跟不上。

    那逗留在空间站的人就只有等死这一条路了。

    不过20多人只是表示空间站里最多容纳的人数,并没有真的就部署这么多人,通常的情况下,凌霄空间站中就只有10来个人。

    哪怕有很多的实验要在凌霄空间站中进行,科学家们也得排队,等着一批一批的送上去,当然也会一批一批的接回来。

    考虑到失重环境对身体的影响,哪怕有锻炼器材,部署时间也不宜过长,大宸共和国航天部门规定的是一年一换。

    既然空间站都已经建成了,那么在卫星这一块儿上,自然就更加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