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漪回到办公室,想着宋苒的话,她又将那份文件仔细看了一遍。
不管是薪酬体系改革,还是把离线课程再拆分出去,对连漪而言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工资也还是一样的工资,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减轻了她的工作量,是宋苒用四个字就说明白了看到这份文件的感受——兔死狐悲。
公司这把“改革”火暂时还没有烧到她们身上,但再过半年,甚至再过一年呢?
谁能保证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没有低谷期,就不会成为那颗弃子呢?
没有人能这样保证。
底下员工对公司的改革颇多訾议,但也不难理解公司的做法,归根结底,是人力冗余,效益不够,明为换岗,实为裁人。
是这样的改革多少让人有些心冷。
其实在正式条文下来之前,公司里早就有迹象了,这几个月少了许多的熟面孔,是温水煮青蛙,大家私底下闲谈几句也就过去了。
连漪身为组长却是知道频繁的人事交接背后不是普通离职那么简单。
有些人是被劝退,有些人是自己跳槽,还有些是被“冷藏”不得不另谋出路。
这些人都是在公司工作有三五年的老员工了,最后除了一笔经济补偿金,什么都没有了。
辞退了这些老员工,公司拿着这一笔人力资金再去置换更低价的人力资源,如此循环,似乎一本万利。
可一家公司对待老员工的态度都冷漠至此,又何谈长久?
连漪的工资在同行中已是相当可观,似乎要她不出差错就能四平八稳地一直持续下去,但连漪自己心里清楚,她的课程之所以火爆,除了她自身的原因,离不开公司做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