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佛家理论本来就是为妖族底层的人类量身打造的,算得上是一种奴隶的慰藉。处在底层的人类自然遭受到深重的压迫。

    有压迫就有反抗,但是在有的时候“反抗”却成了逃避现实追求彼岸的行为。

    震旦次洲出现佛教这种宗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前文书里提到过,在震旦次洲,整个社会被分为四大种姓,也叫做阇提制度。

    最高的就是婆罗门,婆罗门在梵语中的意思“祈祷”或“增大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其实本来是祀奉古神的祭祀,也是在古神消失之后,接引“神种”,由凡物“增大”成为神祇的族群。

    只要能承受神种的人,就能成为婆罗门。

    第二档就是上面所说的刹帝利。刹帝利,在梵文中是地主的意思,也就是从事兵役的阶层,所以在震旦次洲也叫做“王种”。这倒是和我们这个世界军事封建制度颇为类似,都是给军事贵族分封土地,换取他们的效忠。

    除了血统之外,这个阶层的人物必须要有一定的修为,不然就会被逐出刹帝利,成为下一层的平民。

    第三层那就是吠舍。吠舍就是平民,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这样的生产活动。理论上是由他们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

    不过现在的震旦中洲,他们也作为神民,拥有一定的特权。

    这三层都被认为是震旦三大古神,代表创造的大梵天,代表毁灭的湿婆和代表守护毗湿奴的子民。

    第四个阶层那就是首陀罗,他们原本不信奉婆罗门神族,认为婆罗门也只不过是和自己一样的人罢了,但是他们并没有起兵反抗,最后被接引了“神种”之后的婆罗门征服之后,就沦为最低的那个种姓,也是人数最多的种姓。

    其实还有第五个阶层,不过那个阶层的人不能当做“人”,只不过是牲口而已。那就是达利特,即“不可接触者”,因为他们是最肮脏的东西。

    其实这些达利特是反抗婆罗门神族失败者的后裔。

    其实佛教本来是非婆罗门一族所信奉的宗教,最后都被接引了神种的婆罗门一族给击败了,成为了低种姓,也就是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