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继续说道:“中老年人除了要控制好基础疾病外,也要保证充足的运动和社交,同时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让大脑处于积极状态。”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痴呆症,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画家,叫威廉·尤特莫伦,他在1995年被诊断出患有老年痴呆症,也就是阿尔茨海默症,然后,他坚持画了5年自画像,想要记录自己被阿尔茨海默症蚕食的过程。

    五年的自画像,最开始,他还能保持画家水准,运用娴熟的线描、明暗手法来描绘出生动的五官,到后来,色彩一样,再然后,造型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自画像变得越来越抽象,直至最后,彻底忘记了如何绘画。

    这是因为老年痴呆症对人的大脑右顶叶影响非常严重,直接影响了他的头脑视化能力和作画能力,造成了失认症。”

    “65岁,是老年痴呆症分水岭。据调查,全球每4秒就会产生1位老年痴呆患者。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约为3%~5%。不可避免的是年龄这个相关因素——岁数越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越高,几乎80岁以上的人中,3个里面就有1个是老年痴呆症。

    而65岁之前的老年痴呆症又被称为‘早老性痴呆’,比例不多,往往和家族性遗传有关,占所有诊断的老年痴呆症的5%。

    绝大部分人在65岁之后,年龄每增加5岁,发病率就增加一倍,而到了85岁以上,就大概有40%老年人有老年痴呆症的临床表现。他们中的部分人,与自身携带的APOE4基因有一定联系,如果携带有2个APOE4等位基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就会增加37%。

    目前有研究表明,血管硬化能够导致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的沉积,β淀粉样蛋白是导致痴呆最主要的病理机制,这个成分沉积一多,大脑里面‘老年斑’就多了。

    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病变的意义就更重大了,因为你可能也正在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说实话,陈俊娓娓而谈,事先又没有特意准备资料,看书什么的,居然一下子讲这么多,顿时就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神经内科的那位专家,莫肖阳副主任医师。

    周诗语更是秀眸晶亮晶亮,芳心更加激动了,好像出风头的正是她一般。

    理论知识能拼得过陈俊的,世间罕有。

    记者也非常佩服,询问道:“那陈医生,有没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办法,可以预测,或者说自测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老年痴呆症呢?”

    陈俊道:“有!”

    其实记者也就是随口一问,没想到陈俊真答上来了,记者顿时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