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患者老张的中耳炎因长期未得到规范治疗,已经进展为化脓型胆脂瘤中耳炎,也就是已经在耳内形成肉芽和中耳胆脂瘤(因长期炎症导致耳道皮肤的角化物和脱落坏死上皮无法正常排出,堆积形成团状物质),肉芽、胆脂瘤及长期炎症,不断破坏“啃食”着乳突鼓室天盖,将这层骨头给“啃破”了,也就是“打开了闸门”,脓液、细菌等就通过这个口子侵蚀到了颅内,破坏脑膜形成脑膜炎,并最终发展为严重的脑脓肿。

    得知病因后,老张的家人们都很感慨,谁能料到,一个小小的中耳炎,居然害得脑子出了问题,遇到了生命危急呢?

    脑子出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难怪当地医院没有把握,建议立刻转去省城的大医院!

    即便是省城的大医院,也是这么多专家一起齐心协力,这才搞定!小医院哪里有这个条件?

    省一医的多学科会诊,并不是像人们印象中,只服务于达官显贵,只要是病情需要,哪怕是普通患者,也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明确病因后,由擅长中耳手术的一名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主刀,为老张进行了耳部手术。

    陈俊虽然也能做,但不是所有手术他都能争取到手的。但是他有幸参与了这台手术,从其中学习到了宝贵的经验,并获得了相关的宝贵资历。

    在术中,主刀医师打开患者的右耳中耳后,可以看到乳突鼓室天盖已经被破坏得只剩下三分之一大小了,中耳内、脑膜上布满了大量肉芽,部分肉芽已经侵入到脑膜内,中耳内还有一片胆脂瘤。

    随后,主刀医师穿刺脑脓肿,抽出约35ml的脓液,再用双极电凝仔细清除了所有的肉芽和胆脂瘤,同时切取头皮下部分颞肌肌瓣,用耳脑胶固定到涛哥缺损的乳突鼓室天盖上,为他“补上了大坝的漏洞”。

    手术过程说起来都是很简单的,但是做起来要求极高。这是一门门槛很高的技术活!

    随后,主刀医师还为患者检查了小脑内最重要的血管乙状窦,果然,这根血管上也已被肉芽侵蚀。

    还好血管没有破掉,这根血管是小脑最重要的血管,有拇指纳闷粗,一旦破掉出血,基本救不回来了。

    庆幸之余,主刀医师再次清除了血管上的肉芽,并对血管进行了修补。

    因为老张颅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手术后,他被送入ICU进行密切观察,情况稳定后,转回到感染病科接受进一步抗感染治疗,并在情况平稳后顺利出院,嗯,赶在了过年之前出院。

    要是过年的时候还在医院里住院,那老张一家人要郁闷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