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湖南长沙)地处荆湖南路,明明高达的鄂州离襄阳要近得多,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宋晨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荆湖南路煤炭资源丰富,开采难度小,有着成本优势。

    真正的原因确是,宋晨对高达、吕文焕这些降将很不信任,或许此时的他们并无叛心,不过宋晨他不敢冒这个风险。

    潭州的李芾是一位可以绝对信任的知州,客观地说,论兵打仗,可能还是吕文焕高达这二人高明一些,不过此时宋晨又不是让他去打仗,而是要与他合作执行蜂窝煤计划。

    李芾与宋晨有过一面之缘,宋晨自认为在对方心目中,应该还是有一个好印象的,这样两人有合作的基础。

    “宋晨,你来了,快坐!”李芾没有想到几月之前的认识的人,会在临安搅动那么大的风云,宋晨明明不是武将,居然被皇上叫来支援襄阳,实在是匪夷所思,现在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又来了。

    李芾对宋晨的到来也是很吃惊的,他不是要奉旨守襄吗,前段时间公文提到了,此人已经在襄阳建立了一条神奇的索道,自此蒙古围城的计划失效了一大半,没有一个人想到,他真能解决问题。

    “我来找李知州,自然是有事的!”宋晨开门见山地说到,时间紧迫呀,他悲哀地发现,好像不管做什么,都缺一点时间。

    “就知道有事,没有事就不能来嘛,”李芾还开起玩笑来,这句话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说说看。”

    这位知州大人是这么想的,宋晨提出的事情,只要不难办,就一定要帮。

    “煤。”宋晨简短地回答。

    “我们这里煤确实挺多的,不过能开采的地方,已经有人在开采了,你要煤,不一定非得自己去挖,还可以直接购买呀。”李芾清楚留给宋晨的时间并不多,他为什么执意要另起炉灶,拉长这个周期。

    “成本,现在煤碳的价格是二钱一斤,甚至要赶得上米的价格了,要知道这还是在矿上的价格,运到襄阳至少就是三钱,我要把价格控制在一钱三斤。”宋晨直接讲出了这个有点异想天开的想法。

    “怎么可能,开矿要投入多少,你晓得不,莫非你有什么方新方法能让开矿的成本给降下来?”李芾把自己最想问的讲了出来,能降成本当然是好事了,肯定不会拒绝送上门来的好事。

    “我上回离开潭州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富矿,此地正好归朝廷所有,我又懂些采煤新工艺,两者一结合,我有信心把煤的单位成本给降下来。”宋晨讲了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