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老汉叹道:“这回若不是曾相公诱得山贼入圈套,我们江西境内还不知道有多少良民要受罪遭难呢。”这廖老汉就是广信府人氏。

    曾渔道:“我何敢居功,这次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就不知道能否在上饶城下将这股山贼一举剿灭,尤其是匪首吴平,不能让他跑了。”

    将至府前街时,又遇一民宅发生火灾,说是进城的难民在屋檐下烤火引发的,咒骂声、救火声乱纷纷一片,笼罩在黎明前黑暗中的上饶城都是这样不得安宁。

    广信府衙谯楼大门外有军士把守,杨队总上前通报,曾渔几位很快得以放行,此时的府衙大堂上烛火通明,广信知府林光祖与同知、通判、推官、知县等一众属官济济一堂,这一夜城外官兵与流贼交战正酣,文官们自然无法高枕无忧,都在这里等消息,先前得知攻打西门的贼众大溃,上饶城已然解围,戚总兵布下了天罗地网,要把山贼吴平一伙荡平,林知府得此捷报长出一口气,这时听到牌军禀报说曾秀才来了,林光祖大喜,立即传见。

    曾渔、郑轼、杨队总、廖老汉、乙老汉上到大堂,林知府见五人风霜满面、风尘仆仆,即命看座,杨队总三人哪里敢坐,叉手恭立,曾渔和郑轼是真的疲惫不堪了,告了罪便坐下。

    林知府命衙役给与两位秀才上茶,这是格外的恩遇,然后细问曾渔遇贼经过,虽然同尘法师和羽玄道人都禀报过,但哪里有曾渔亲口说来详尽,待看到曾渔呈上来的那封写给张琏的“信”,林知府、吴通判几个是哈哈大笑。

    有一位戴方巾穿直裰的中年儒生更是拍案狂笑,连声道:“骗得好,骗得好一篇籀篆千字文,欺负山贼不识字。”大笑着离座走过来连拍曾渔的肩膀,一副不拘俗礼自来熟的样子。

    堂上坐着的这些官员曾渔大都认识,但这位中年儒士却是面生,听口音象是浙江那边的人,四十来岁,中等身材,目光有神,两道眉毛象两个隶书“一”字,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这人相貌谈不上儒雅,双颧突起,牙齿微龅,短须杂乱,看上去还有点不修边幅——

    林知府引见道:“曾生,这位是胡部堂最器重幕府朋友,绍兴名士徐文长先生,随戚总兵来此是准备写庆功捷报的,徐先生的擅章、能诗、精于书画,你可以向他多多请教。”

    曾渔赶忙起身见礼,执礼甚恭,心道:“他就是徐渭呀,现今还在胡宗宪幕府当师爷,这段日子应该是徐渭人生最得意之时,此人书画精绝,真的要多多请教。”

    徐渭对这个有胆有识的年少秀才也颇感兴趣,开玩笑道:“在下听贵友羽玄道人说曾朋友祖处是兴国三寮,乃堪舆世家,此番遇贼历险,不知可有先兆

    曾渔一本正经道:“不瞒徐先生和诸位大人,学生在北门外新置的宅第早先风水不佳,原主人的两个未成年的儿子意外身故,学生贪便宜买下,果不其然,差点死于贼难。”

    林知府笑道:“曾生,不是说你已经给你那宅子改换了风水了吗。”

    曾渔道:“禀府尊,若不是改换了风水,学生这时就不能在这里向府尊和诸位大人回话了。”

    众官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