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章:借酒闹事(2/4)
南诏虽然烹饪手法粗劣,但却有很多珍稀食材,鹿茸熊掌象鼻什么的都不算稀罕物,李浩一看到这些珍稀食材,本想大吃特吃,但一尝味道,失望无比,他的评价只有一句话:能把这么好的食材烧得这么难吃,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席间,细奴逻忽然跟李浩讨教起了诗文,细奴逻虽然长居南诏,但对大唐的诗文十分喜爱,严格来说是诗词,因为李浩把词这种文体带到了唐朝,而且颇受文人雅士青睐,现在诗和词在大唐大行其道,非常流行。
说到大唐的诗词,自然要提到李浩,李浩当年十日作诗词百首,平时还偶有佳作,如今李浩的诗词加起来将近两百首,而且每一首都是传世佳作,文人墨客皆称其为“诗狂”,毕竟这是皇上御口亲封,还有什么名号能比这还好呢。
细奴逻一个劲地夸赞李浩的文采,表达仰慕之情,具体该如何表达呢,唯有敬酒了,一切皆在酒中,看看,多么冠名堂皇的劝酒词,李浩明知道他在灌自己,却不得不服。
细奴逻要跟李浩比花花肠子,李浩岂能输,你敬酒是吧,没事,我有晃酒神功,一杯酒先晃掉半杯,剩下的酒,再分一半从嘴角漏出来,喂衣服,这样下来,一杯酒只喝四分之一,来啊,继续来敬酒啊!
李浩近乎无耻的喝酒神功刷新了细奴逻的三观,他却敢怒不敢言,眼看自己都快喝高了,李浩还跟没事人一样,于是细奴逻便朝几个大臣使眼色,那几个是他的心腹大臣,收到细奴逻的眼神后,立刻就有两个大臣上前来对李浩表达仰慕之情,他们敬酒已经不用酒杯了,用牛角,这些牛角可不是一般的牛角,是犀牛角,好大的,一牛角少说也有一斤半的酒,李浩看到这些牛角,倒吸了一口凉气。
接过第一个大臣递来的牛角,二人一碰牛角,洒出二两酒,李浩再持杯抱拳,大喝一声:“干杯!”说话的时候,用力一晃,又成功晃出了二三两,不行啊,才晃出五两,看来牛角不太适合晃酒神功。
李浩说干杯的时候,那个大臣的脸都绿了,这一斤多的酒啊,李浩居然说干杯,这能一口气喝干?他懵了。
李浩已经抓住牛角,对着嘴巴灌起来,这一次,他双嘴只微微张开一条缝,然后牛角里的酒迎面泼来,哗啦一声,细奴逻和群臣看得目瞪口呆,这特么是喝酒还是洗脸?
一牛角一斤多的酒,李浩只喝了一两,晃洒了五两,其他的,泼了个满脸,放下牛角的时候,李浩一甩头,连眉毛头发上都是酒水,他还恬不知耻豪气干云地叫了声:“好酒!爽!”
估计程咬金看到这个画面都要羞耻地捂上脸,哎呀妈呀,太特么不要脸了,南诏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该说什么了,有一个大臣居然低声问:“唐人喝酒都是这样喝的?”
“或许吧……”还居然有人回答他了。
李浩喝酒耍滑,但敬酒的人可没这个胆子,一牛角的酒,硬是一滴不洒地喝了下去,喝下去之后,就看到他脸色变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立刻有人上来扶他回座位。
拿牛角来敬酒的有两个大臣,看到自己的同伴被人搀扶回去,他想打退堂鼓了,然而现在他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敬酒,李浩再次用酒洗了一次脸,而这个大臣也是一牛角的酒全部喝下肚,然后被人搀扶到位置上。
第二个牛角酒下肚,李浩喝的酒还不到九两,这些酒的酒精度不高,以李浩的酒量,完全没有问题,李浩感觉出来,自己酒量提高了,这或许跟自己内功提升有点关系,于是他决定试一试自己酒量,捞起牛角就越席而出,与众位大臣喝酒,李浩是天使,他敬酒,这些大臣怎能不给面子,但李浩每次都是用酒洗脸,而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喝酒,李浩喝一两,他们喝一斤多,相差十倍都不止,太过分了。
席间,细奴逻忽然跟李浩讨教起了诗文,细奴逻虽然长居南诏,但对大唐的诗文十分喜爱,严格来说是诗词,因为李浩把词这种文体带到了唐朝,而且颇受文人雅士青睐,现在诗和词在大唐大行其道,非常流行。
说到大唐的诗词,自然要提到李浩,李浩当年十日作诗词百首,平时还偶有佳作,如今李浩的诗词加起来将近两百首,而且每一首都是传世佳作,文人墨客皆称其为“诗狂”,毕竟这是皇上御口亲封,还有什么名号能比这还好呢。
细奴逻一个劲地夸赞李浩的文采,表达仰慕之情,具体该如何表达呢,唯有敬酒了,一切皆在酒中,看看,多么冠名堂皇的劝酒词,李浩明知道他在灌自己,却不得不服。
细奴逻要跟李浩比花花肠子,李浩岂能输,你敬酒是吧,没事,我有晃酒神功,一杯酒先晃掉半杯,剩下的酒,再分一半从嘴角漏出来,喂衣服,这样下来,一杯酒只喝四分之一,来啊,继续来敬酒啊!
李浩近乎无耻的喝酒神功刷新了细奴逻的三观,他却敢怒不敢言,眼看自己都快喝高了,李浩还跟没事人一样,于是细奴逻便朝几个大臣使眼色,那几个是他的心腹大臣,收到细奴逻的眼神后,立刻就有两个大臣上前来对李浩表达仰慕之情,他们敬酒已经不用酒杯了,用牛角,这些牛角可不是一般的牛角,是犀牛角,好大的,一牛角少说也有一斤半的酒,李浩看到这些牛角,倒吸了一口凉气。
接过第一个大臣递来的牛角,二人一碰牛角,洒出二两酒,李浩再持杯抱拳,大喝一声:“干杯!”说话的时候,用力一晃,又成功晃出了二三两,不行啊,才晃出五两,看来牛角不太适合晃酒神功。
李浩说干杯的时候,那个大臣的脸都绿了,这一斤多的酒啊,李浩居然说干杯,这能一口气喝干?他懵了。
李浩已经抓住牛角,对着嘴巴灌起来,这一次,他双嘴只微微张开一条缝,然后牛角里的酒迎面泼来,哗啦一声,细奴逻和群臣看得目瞪口呆,这特么是喝酒还是洗脸?
一牛角一斤多的酒,李浩只喝了一两,晃洒了五两,其他的,泼了个满脸,放下牛角的时候,李浩一甩头,连眉毛头发上都是酒水,他还恬不知耻豪气干云地叫了声:“好酒!爽!”
估计程咬金看到这个画面都要羞耻地捂上脸,哎呀妈呀,太特么不要脸了,南诏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该说什么了,有一个大臣居然低声问:“唐人喝酒都是这样喝的?”
“或许吧……”还居然有人回答他了。
李浩喝酒耍滑,但敬酒的人可没这个胆子,一牛角的酒,硬是一滴不洒地喝了下去,喝下去之后,就看到他脸色变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立刻有人上来扶他回座位。
拿牛角来敬酒的有两个大臣,看到自己的同伴被人搀扶回去,他想打退堂鼓了,然而现在他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敬酒,李浩再次用酒洗了一次脸,而这个大臣也是一牛角的酒全部喝下肚,然后被人搀扶到位置上。
第二个牛角酒下肚,李浩喝的酒还不到九两,这些酒的酒精度不高,以李浩的酒量,完全没有问题,李浩感觉出来,自己酒量提高了,这或许跟自己内功提升有点关系,于是他决定试一试自己酒量,捞起牛角就越席而出,与众位大臣喝酒,李浩是天使,他敬酒,这些大臣怎能不给面子,但李浩每次都是用酒洗脸,而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喝酒,李浩喝一两,他们喝一斤多,相差十倍都不止,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