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魔导的系列名跟颜色没什么关系,是当年的宣传需要,两个系列几乎囊括了那段时间九成以上的超导应用。

    白魔导既古典超导,以降低温度的方式突破超导临界,临界之下为超导范围,该系列的超导临界在240K至320K之间,也就是说它的最终形态能实现常温超导。

    黑魔导则是逆反效果,用升温的方式突破超导临界,该系列的超导临界在700K到850K之间,既摄氏温度五百多度往上才能实现超导,但是要注意,这类银基类化合物材料,本身的熔点很低,温度稍微再高点就废了,再冷却后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

    作为系列产品,不管黑魔导还是白魔导,单系列都有几十号产品,现今还完整保留下来的生产制作工艺,只涉及到其中总共六个型号。

    以白魔导为例,自然是240K的起步点、零度突破与320K的终级产品最有意义。

    特别是零度突破,虽然不是超导第一次突破零度,但也是银基材料的第一次,其资料最为详细,原料、制作步骤、工艺参数都有完整保存。

    相对的,320K虽然是系列终结作,可在星际时代这个温度真没多大意思,尤其在太空里,常温反而是个应用比较少的场景条件,而且该温度也不是银基超导的上限,它的资料全面程度也是白魔导系列里最低。

    就它了。

    还是一样的操作,用镜像把资料整理进来,注册了一本新书《黑白魔导》。

    能帮助古代过渡到“外星科技”的资料太多,章鱼也不可能都复制一遍,有两本差不多了。

    回头一看,《钠电池工程工艺发展史》的下载量五千,也许是大学里玩家太多?好像没必要再操作。

    黑白魔导的名字,章鱼取名时就意识到可能会更难被玩家发现,可还是取了这名字。一方面书里的材料本来就叫黑白魔导,另外银基在整个超导材料历史上也比较短暂,连副标题都不好加。

    怎么推销呢?

    很容易,看准时间点,去食堂吃个饭就行了。

    这帮子实验室人员24小时在线,但还是要遵守游戏基本规则,是个人就要吃饭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