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之、王参之、王夫之三兄弟互相看了看,王介之说:“从攸县逃来的人说法俱是一般,官兵说我们这些留下的乡绅、百姓个个附逆,个个该杀。还说朝廷拖欠他们的军饷,攻下衡州之后,定要大掠三日,才能养家糊口。”王廷聘说:“这些丘八都穷得急了,想靠着我们的家产发财,杨督要靠这些武夫打仗,恐怕也约束不住他们。”

    九分真一分假的谎言最是可怕。闯军与官军系出同源,对于官军的内幕了解得很清楚,王家久和官府打交道,也知道官军在缺少粮饷的时候有多没底线,根本不会把文官督抚放在眼里,哗变起来六亲不认。虽然现在杨嗣昌的兵马并没有那么穷,还远不至于到连杨嗣昌都约束不住他们,要大屠士绅来索饷的地步,可衡州城里的这些士绅又怎么会知道呢。

    原本还有一些士绅私下串联,想在官军攻城之际开城策应,现在都打起退堂鼓了。要是官军进得城来之后来个血洗衡州,玉石俱焚,那他们可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至于王朝聘这种比较理智的人,根本就没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内应破城是流寇的惯伎,现在轮到他们守城,又怎会不提防。如今城内戒备森严,昼夜巡逻不绝,闯贼还雇了些流民乞丐,整日监视城内的大户,防止他们与官军勾连。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去开门,不等挨到城门的边就要人头落地了。穷人可以为了吃饭不顾性命地开了城门迎闯王,有饭吃的士绅可干不出这样的事。

    自然,也不排除有的士绅真的誓死效忠朝廷,不怕死,但是目前衡州城内并无这样的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