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02章 终于有人记得这些可怜的人啦(2/7)
不过,英雄就是英雄,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功劳都是不可磨灭的。
这边光明正大的重启调查,那边边境军区牵头的建厂也开始了,圈场地,厂房,宿舍,虽说不用多精细,但是也都是不小的工程,不光抽调了一些人过去,还在附近村子,和县城里也找了一些农闲的农民和工匠,到了边境这边秋收的时候,基本已经完工了。
边境这边最大的地域单位叫北山村,说是叫村,其实现在也没有确切的北山村这个村子,边境这一大片都算得上是北山村的范围,都可以说是北山村的。
北山就是刘家屯后面的那个山,延伸到边境的部分通常被人叫做北山,所以北山村,其实是对边境这一片的统称,就是他们平时生活的营区和家属院都在这个北山村的范围中。
这边秋收,秋收过后,工厂这边就可以准备开工了,刚刚收回来的黄豆,就第一个顺滑的开始了流水线工作,大豆腐,干豆腐,各种豆制品,在炊事班已经试验了这么长时间。
附近的国营饭店,供销社,还有几家国营工厂的后勤和采购,也早早的就打听好了,知道是军区主办的厂子,那最起码的面子也是要给的,食堂嘛,吃啥不是吃呢。
而且,这豆制品,就说大豆腐,该说不说的,县城也有会做的,但是现在不是不允许个人的作坊之类的吗?
而且就一个豆腐,也确实没有这么个厂子,就是有那么两个会做的手艺人,这形势在这摆着呢,人家顶多是平时偷摸的做上两次,跟村里或者关系近的亲戚换一换,或者冬天自己冻点冻豆腐,要说出来卖,人家不敢,他们这工厂的铁饭碗,也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又不是肉,吃不吃的又能怎么滴。
所以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为难,甚至算得上是个小小的好消息,这不是送上门的跟军区打好关系的机会吗?
军区这边既然敢这么大大方方的建厂,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这个厂子是军区在后面做后盾,是军区后勤主办,但是军区不参与,和军区那边的种植,养殖,甚至和军区也都是分开独立运行的,只要看管得力,凡事按规矩,倒也不怕有什么龌龊。
这个厂子,本意是为了转移那边由大机器替换下来的人工,所以原则上还是以原有的这些家属和退伍兵和家属为主,主要解决他们的工作问题,简单他们这些家属,尤其是她这样不焦虑的,其实就应该往后排了。
但是,架不住高学历的家属少,家属里头就简单和蒋萍,然后就是过来的那几个知青,虽说不用镇场子,但是几个人里头一选,除了简单,也就是林东方合适一些。
简单是个能躲就躲的,而且,后勤那边秦清淮是主事人,这边工厂她就是避嫌也不可能再去当这个头头。
最后林东方定个厂长。
这边光明正大的重启调查,那边边境军区牵头的建厂也开始了,圈场地,厂房,宿舍,虽说不用多精细,但是也都是不小的工程,不光抽调了一些人过去,还在附近村子,和县城里也找了一些农闲的农民和工匠,到了边境这边秋收的时候,基本已经完工了。
边境这边最大的地域单位叫北山村,说是叫村,其实现在也没有确切的北山村这个村子,边境这一大片都算得上是北山村的范围,都可以说是北山村的。
北山就是刘家屯后面的那个山,延伸到边境的部分通常被人叫做北山,所以北山村,其实是对边境这一片的统称,就是他们平时生活的营区和家属院都在这个北山村的范围中。
这边秋收,秋收过后,工厂这边就可以准备开工了,刚刚收回来的黄豆,就第一个顺滑的开始了流水线工作,大豆腐,干豆腐,各种豆制品,在炊事班已经试验了这么长时间。
附近的国营饭店,供销社,还有几家国营工厂的后勤和采购,也早早的就打听好了,知道是军区主办的厂子,那最起码的面子也是要给的,食堂嘛,吃啥不是吃呢。
而且,这豆制品,就说大豆腐,该说不说的,县城也有会做的,但是现在不是不允许个人的作坊之类的吗?
而且就一个豆腐,也确实没有这么个厂子,就是有那么两个会做的手艺人,这形势在这摆着呢,人家顶多是平时偷摸的做上两次,跟村里或者关系近的亲戚换一换,或者冬天自己冻点冻豆腐,要说出来卖,人家不敢,他们这工厂的铁饭碗,也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又不是肉,吃不吃的又能怎么滴。
所以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为难,甚至算得上是个小小的好消息,这不是送上门的跟军区打好关系的机会吗?
军区这边既然敢这么大大方方的建厂,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这个厂子是军区在后面做后盾,是军区后勤主办,但是军区不参与,和军区那边的种植,养殖,甚至和军区也都是分开独立运行的,只要看管得力,凡事按规矩,倒也不怕有什么龌龊。
这个厂子,本意是为了转移那边由大机器替换下来的人工,所以原则上还是以原有的这些家属和退伍兵和家属为主,主要解决他们的工作问题,简单他们这些家属,尤其是她这样不焦虑的,其实就应该往后排了。
但是,架不住高学历的家属少,家属里头就简单和蒋萍,然后就是过来的那几个知青,虽说不用镇场子,但是几个人里头一选,除了简单,也就是林东方合适一些。
简单是个能躲就躲的,而且,后勤那边秦清淮是主事人,这边工厂她就是避嫌也不可能再去当这个头头。
最后林东方定个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