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是京兆府衙的主官,又是朝堂巨擘,这个面子,吏部一般都会给。

    他要调任的,是吏部案牍库掌固赵河,对于此人,宋哲有点印象,但印象不深。

    也不知道两人有什么关系,京兆尹要调他过去任功曹。

    六曹一般都是主官绝对的心腹,更别说掌管人事的功曹,从掌固到京兆府功曹,从正九品到从七品,连升两级,是绝对的提拔和重用。

    这种事情,他一个郎中做不了主。

    他将此函递交吏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看后,说道:“本官想起来了,这个赵河,是林大人同州同县的同乡,当初就是他托本官,将赵河安排在吏部的,看来林大人是准备照顾这位同乡了……”

    宋哲听闻此言,就一点儿都不意外了。

    大夏有百余州,千余县,科举四年也才录取几十上百位进士,还都集中在一些科举大州。

    同州同县,还能同朝为官,是非常难得的,一般来说,早入朝的前辈,都会对晚入朝的后辈照顾一些。

    虽然这其中也会有一些抱团的原因,但那一份来自故土的情谊,也是很重要的。

    京兆尹的面子,吏部不可能不给,提拔一个小小的掌固而已,正七品之下的官职,都不用通过三省,吏部就能做主。

    案牍库。

    冯令史快步走进来,说道:“赵大人,赵大人,大好事啊,这次你可得请我们吃酒了!”

    走进衙房之后,见只有方掌固一人,他脚步一顿,疑惑道:“咦,赵掌固呢?”

    方掌固正在看书,闻言抬起头,说道:“不知道啊,赵大人早上没有来衙门,可能告假了吧。”